-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竹 城 道 中 宋 /王 之 道 一 溪 清 水 浸 余 霞 ,风 里 归 鸿 字 脚 斜 。今 夜 不 知 何 处 宿 ,路 回 山 崦 两 三 家 。
- 翻译
- 一条清澈的小溪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归雁在风中飞翔,它的影子在水中歪斜。
- 注释
- 溪:清澈的小溪。
馀霞:傍晚的彩霞。
风里:在风中。
归鸿:归巢的大雁。
字脚:雁飞行时的行列或队形。
宿:过夜,停留。
路回:返回的路上。
山崦:山的背阴处,山区的村落。
两三家:两三户人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夜晚寻找住处的场景。"一溪清水浸馀霞"表达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溪水清澈,映照着晚霞,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而"风里归鸿字脚斜"则描写了远处归来的大雁,其队形如同斜体的文字,通过这种独特的比喻,诗人传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向往。
至于"今夜不知何处宿,路回山崦两三家",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对于当晚住宿之处的不确定感,以及他在曲折的道路上寻找可能的避宿地点。这里的"山崦"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小山丘陵,它们如同自然界中的一道道屏障,增加了旅途的艰难和未知。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旅行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孤独与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陇上遇雨
陇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穷避无所。
昆阳之战飞屋瓦,白登之围矢交下。
从者散去马可怜,故人借我非我马。
上坡历块已攲侧,下坡流滑攒四脚。
既偾而起倏复颠,堕策失辔心茫然。
从者好在无自苦,履穿衣敝吾偿汝。
我亦短褐不得完,挂树一裂长尺五。
此生辛勤身不辞,七岁娇女三岁儿。
泥涂模糊啼午饥,买饼一百汝勿啼。
滹沱麦饭芜蒌粥,咄汝岂得长食肉。
仰天长叹冠缨绝,下马纳屦踵亦决。
张仪舌在虽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
人生贫贱乌足悲,行吟不顾妻骂随。
寄声公等勿诮我,富贵莫忘牛衣时。
送陈师益还建安
南来海舶浮云涛,上有游子千金豪。
闽山左转七千里,挂席六月天风号。
俯窥虞渊弄白日,彤霞下烁波欲熬。
阳侯啸澜罔象舞,出没金背嬉鲸鳌。
等閒推徙失向背,往往三山随所遭。
我欲惩幽验荒忽,脱非值子终徒劳。
吴牛喘月玉斗摇,金井芙蓉啼桔槔。
一缘竹叶泛归梦,别兴斗与淮云高。
青蘋送客凄凉地,节物骎骎惊两毛。
家园柿栗行可拾,况有䆉稏蟠东皋。
鲁连蹈海徒虚语,尼父乘槎安所逃。
它时作底投快便,与子去作沧波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