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周次山送行·其二》
《和答周次山送行·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我失从君别,君应话我归。

亲年鹤发家具牛衣

不关时论心知昨非

晨羞何所欠,菜甲雨新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菜甲(cài jiǎ)的意思:指菜叶、甲鱼等食物,常用来比喻低贱、不值钱的东西。

晨羞(chén xiū)的意思:指早晨时候的羞涩与害羞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家具(jiā jù)的意思:指家庭中的家居用品和装饰物。

牛衣(niú yī)的意思:指做牛做马,为他人做苦力。

亲年(qīn nián)的意思:指亲近的年纪或年龄相仿的人。

时论(shí lùn)的意思:指时事评论、时局评述。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昨非(zuó fē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重要或有关。

翻译
我与你分别后,你或许会说起我回家的事。
你的双亲已白发苍苍,家中的家具只剩破旧的牛衣。
我不再关心世事纷争,内心明白过去的错误。
早晨的羞愧又欠缺了什么?蔬菜因雨水滋润显得更加肥美。
注释
我:诗人自己。
失:失去。
从:跟随。
君:对方。
别:离别。
浑:全然。
鹤发:白发。
家具:家中物品。
只:仅剩。
牛衣:破旧的牛皮衣。
耳:耳朵。
不:不再。
关:关心。
时论:世事议论。
悟:明白。
昨非:过去的错误。
晨羞:早晨的羞愧。
何所欠:欠缺什么。
菜甲:蔬菜的新芽。
雨新肥:因雨水而肥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答周次山送行(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反省。

“我失从君别,君应话我归。”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分别之后渴望着友人的消息,希望能听到友人的叙述,从而让自己心中的思念得到慰藉。这里“话”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包含了对话的期待,也透露出一种深切的情感联系。

“亲年浑鹤发,家具只牛衣。”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家境的简朴和亲人的关心。在这里,“亲年”指的是年迈的亲人,他们的头发已经变得像白鹤一样苍白。家中虽然贫寒,只有牛衣(即用牛皮制成的衣服)这一物是可依靠的。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

“耳不关时论,心知悟昨非。”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错误或不当行为的反思。尽管耳朵不再留意于他人的闲谈,但内心却清楚地意识到了以往的过失和不足。这是成长的一部分,也体现出诗人对自我认识的深刻。

“晨羞何所欠,菜甲雨新肥。”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清晨的场景,诗人对于过去未尽之事感到羞愧,同时也观察到了自然界中植物因雨水而变得更加繁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新生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家乡、反思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刻的人生体悟。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箬漠?

九曲伊逊水,有依莘尾鱼。

细鳞秋拨刺,巨口浪吹嘘。

阴益食单美,轻嗤䱷谱疏。

还应问张翰,所忆定何如。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六凫

侣浴萍茵上,群嬉蕖沼隈。

鸡争宁可匹,鹤续亦堪哀。

裁锦浮沉动,在沙福禄来。

萧王能抚士,欢藻一声雷。

(0)

永慕斋

朴斲閒斋预宿便,别来永慕忽经年。

无眠此夜难为梦,有梦仍飞隔岭烟。

(0)

小猎·其三

黍田牧野间平冈,爱看云容渐作黄。

分付猎人避蹂躏,便因失次审何妨。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三十五素尚斋

弃日无过静读书,读书静合是山居。

披翻却又难耽静,无逸明明启迪予。

(0)

伏日

名称避暑庄,而无暑可避。

三庚炽蕴熇,不到清凉地。

林深山益幽,木乔阴乃邃。

仰眺浮云鶱,畅披爽籁至。

乃悟境随心,心静热安寄。

祈农志略慰,柔远礼粗备。

偶閒聊可乘,小年讵宜弃。

芸编足古欢,钿几研精义。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