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浊唯贪隐,禅高不碍诗。
《寄无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无 著 宋 /释 清 壹 逢 人 称 宿 腊 ,玄 解 少 人 知 。俗 濁 唯 贪 隐 ,禅 高 不 碍 诗 。水 边 秋 杖 屦 ,石 上 雪 须 眉 。鸡 犬 添 邻 曲 ,还 同 赋 紫 芝 。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壹的《寄无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与文学的兼修态度。首句“逢人称宿腊”描绘了诗人与人交谈时提及自己长期修行的经历,暗示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次句“玄解少人知”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深奥禅理的理解并非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
第三句“俗浊唯贪隐”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认为在污浊的世风中,唯有隐逸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第四句“禅高不碍诗”则表明诗人虽然深研佛法,但并未放弃诗歌创作,禅修的高深境界反而激发了他的诗才。
第五、六句“水边秋杖屦,石上雪须眉”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水边漫步、石上静坐的形象,展现了其闲适而超然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鸡犬添邻曲,还同赋紫芝”,以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一同吟咏紫芝(象征高洁之志)的和谐场景,体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意于山水田园之中,既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的执着,又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展现了宋代理性与诗意并存的禅宗美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