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十三纺车》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村家庭中蚕丝生产的场景。"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写出了农忙时节,妇女们忙碌地操作着纺车,将蚕丝抽成线的过程。"灯下络纬鸣"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劳动画面,络纬(纺织工具)在灯光下发出响声,与夜空中的银河相应,形成静中有动的意境。
"纤缕自有绪,虚轮运无迹"赞美了妇女们手艺的精细和熟练,即使看不见车轮转动的痕迹,但细丝却源源不断。"腕手已为劳"直接表达了她们辛勤劳动的疲惫,而最后一句"谁经用刀尺"则暗示了这些劳动成果将用于裁剪衣物,满足生活所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对她们默默付出的敬意。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纺织图,体现了宋诗的质朴和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卯中秋月色彻晓喜而有赋呈诸亲旧
客来暮霭尚周遮,客坐乾坤见物华。
万里更无云吐叶,一天唯有桂开花。
肃霜青女令先布,专夜嫦娥意太誇。
便欲从兹凌汗漫,不知何处上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