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学书作·其一》
《秋日学书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草堂事极风日正清泠。

一笔为芝草双钩道经

柳衰枝更翠,荷老叶逾馨。

墨妙秋爽淋漓素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道经(dào jīng)的意思:指经书或经典的内容,也泛指儒家经典、经书。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墨妙(mò miào)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优美、精妙。

秋爽(qiū shuǎng)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清爽和宜人。

事极(shì jí)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了极点或极端的程度。

双钩(shuāng gōu)的意思:指人的眉毛形状像两个钩子,形容人眉毛修长而弯曲。

素屏(sù píng)的意思:指没有色彩、图案的屏风,比喻言辞平淡无奇。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正清(zhèng qīng)的意思:清正廉明,公正无私。

芝草(zhī cǎ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草堂内学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草堂无事极”,点明了环境的清静与诗人内心的闲适。接着,“风日正清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宜人。

“一笔为芝草,双钩作道经。”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芝草”和“道经”来象征书法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芝草常被喻为祥瑞之物,而道经则代表了深邃的哲学思想,这里巧妙地将两者与书法联系起来,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高雅与深远。

“柳衰枝更翠,荷老叶逾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即使柳树的枝条已经枯萎,但依然保持着翠绿的颜色;荷花虽然老去,但其香气却更加浓郁。这样的描写不仅富有诗意,也寓意着在岁月的流转中,美好与智慧永存。

“墨妙宜秋爽,淋漓写素屏。”最后两句直接赞美了书法的魅力。秋天的清爽与墨香相得益彰,淋漓尽致地在素屏上展现出来。这里的“墨妙”不仅指书法技巧的高超,也包含了对书法艺术内在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草堂内学书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深情投入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谢人惠茶

送茶将军扣门急,惊觉秋深梦一窗。

半夜竹炉翻蟹眼,只疑风雨下湘江。

(0)

春日偶成

踏马归来过早春,空阶已见草如茵。

东风吹绿青溪柳,马上轻寒不著人。

(0)

初到闽

旧说榕乡好,来游鬓已丝。

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

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

(0)

送宣古木

铁面小将军,旌旗照海门。

兵机出孙武,胆气走桓温。

社稷剑三尺,乾坤酒一樽。

茫茫霄汉内,此意与谁论。

(0)

寄中台照磨子徵

中台高百尺,幕府得姚郎。

洗面风生雨,鸣珂月照霜。

诗成裁昼锦,酒饮赐天香。

独有无媒者,台城立晚凉。

(0)

都下同翰林诸公送御史尚游题紫骝马

御史紫骝马,今朝行且嘶。

远烟芳草露,细雨落花泥。

蹋月饮淮水,随云过汴堤。

遥思乡旆日,晓立听朝鸡。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