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丛 台 明 /茅 坤 一 眺 丛 台 上 ,孤 城 秋 暮 时 。绮 罗 言 已 寂 ,芳 草 暗 含 滋 。泣 露 蒐 移 堞 ,衔 花 雀 隐 枝 。忽 闻 雍 里 曲 ,并 落 照 眉 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含(àn hán)的意思:指在言语或行为中含有深意,没有直接表达出来,需要读者或听者进行推理理解。
丛台(cóng tái)的意思:指许多台阶连在一起,形成一片丛生的景象,比喻人多、事多、情况复杂。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里曲(lǐ qǔ)的意思:指内外矛盾、表里不一致的态度或行为。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绮罗(qǐ luó)的意思:绮丽华美,繁琐复杂。
泣露(qì lù)的意思:泣露是指眼泪流露出来,形容内心感情激动而流泪。
秋暮(qiū mù)的意思:指秋天傍晚的时候。
- 鉴赏
这首明代茅坤的《登丛台》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的孤城景色。诗人站在丛台上,眼前是一片寂静凄清的景象:华丽的绮罗服饰已经不再喧嚣,只有芳草在暗中滋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露水打湿了城墙,鸟儿藏于花枝间,显得孤独而隐蔽。忽然,一阵悠扬的雍里乐曲飘来,伴随着落日余晖洒落在池塘上,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凄美的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孤城秋暮的深深感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自蓟北门行
高秋宛马肥,铁骑犯边陲。
披甲挽弓矢,大半汉中儿。
扰田拥双骑,攻堡挟长锥。
扬言今岁入,定欲寇京畿。
将军既传檄,士卒亦闻知。
李牧急收保,从古有良规。
然闻仁义士,救患不踰时。
禦强能设险,以寡在悬奇。
亦言将帅勇,不忧行伍疲。
孙武教宫嫔,一朝能死绥。
何为坐偃蹇,终岁不出师。
宝剑匣中泣,无乃久精思。
声声慢.题停琴士女图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齐天乐.茉莉
琼田万朵仙云堕,名花幻成奇绝。
玉骨竛竮,冰魂缥缈,不识人间炎热。看来总别。
似梦入瑶台,月华如雪。
未信炎州,出尘有此好标格。
碧纱橱畔销暑,玉壶曾贮处,一样莹彻。
冷艳疑销,空香欲化,频向枕函边觅。仙姿谁匹。
怕素柰青栀,比来差劣。澹到无言,满庭凉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