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
《闻砧》全文
清 / 鲍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时清休远戍,节暮复哀砧。

不断千家响,无端万里心。

候虫声共切,由郭气同阴。

千下有寒者,那知关塞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候虫(hòu chóng)的意思:指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流下来,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远戍(yuǎn shù)的意思:指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奔赴边疆或外地从事战争、巡边等军事任务。

鉴赏

这首清代鲍皋的《闻砧》描绘了和平时期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首句“时清休远戍”表达了社会安宁使得远方戍守的士兵得以暂时休息,然而“节暮复哀砧”一句,通过傍晚时分传来的捣衣声,勾起了他们深深的思乡愁绪。"不断千家响"进一步渲染了砧声的连绵不断,仿佛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思念之情。“无端万里心”则直接抒发了戍卒对家乡万里之外亲人的牵挂。

后两句“候虫声共切,由郭气同阴”通过秋虫的鸣叫和城郭间的阴冷气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与砧声相呼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最后,“千下有寒者,那知关塞深”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戍卒身处边关的孤独与寒冷,以及对家乡温暖的深深怀念,揭示了诗的主题——战争背景下戍边士兵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砧声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清末戍边士兵在和平与战乱交织中的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鲍皋
朝代:清   字:步江   号:海门   籍贯:清朝江苏镇江丹徒   生辰:1708—1765

鲍皋(1708—1765) ,清朝江苏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
猜你喜欢

钓者

风牵钓线袅长竿,短笠轻蓑细草间。

春雨濛濛看不见,水烟埋却面前山。

(0)

送范西叔赴召二首·其二

欲驾征车劝小留,南山南畔更逢秋。

数声过雁催行色,一盏昏灯话别愁。

自昔文章关治道,即今台阁要名流。

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0)

岘山

远客来自南,游尘昏岘首。

过关无百步,旷荡吞楚薮。

登高忽惆怅,千载意有偶。

所忧谁复知,嗟我生苦后。

团团山上桧,岁岁阅榆柳。

大才固已殊,安得同永久。

可怜山前客,倏忽星过罶。

贤愚未及分,来者当自剖。

(0)

早归

病马不妨骑,出门常便归。

见人无事说,是物与心违。

通塞元关命,驱驰转觉非。

莫教尘里汗,坏却箧中衣。

(0)

观棋

搀先岐路不容差,形定心忙寂不哗。

仙客莫嫌春昼短,东风落尽海棠花。

(0)

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