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广之曾大父以一身兼两戎籍不能办而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惟有广耳有司今又以广补北京镇南卫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孙在新会者无孑遗矣丘陇之守委之谁耶予力不能振之赋二诗赠广庶有识而怜之者·其一》
《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广之曾大父以一身兼两戎籍不能办而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惟有广耳有司今又以广补北京镇南卫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孙在新会者无孑遗矣丘陇之守委之谁耶予力不能振之赋二诗赠广庶有识而怜之者·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耕人(gēng rén)的意思:指勤劳耕种的农民。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家具(jiā jù)的意思:指家庭中的家居用品和装饰物。

娇儿(jiāo ér)的意思:形容某人娇柔可爱,容易受到宠爱。

可亲(kě qīn)的意思:容易亲近、和善可亲

老妇(lǎo fù)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也可用于比喻某些事物的老旧、陈旧。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丘陇(qiū lǒng)的意思:形容地势高低不平,起伏不平坦。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的衰落与变迁,以及诗人对外祖父家族命运的感慨。首句“茅檐家具尽随身”,写出了家庭贫困,连基本的家具都只能随身携带,生活艰辛。次句“老妇娇儿日可亲”,则展现出老弱妇孺相依为命的场景,亲情深厚。

“有梦只寻丘陇去”表达了对家族昔日荣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无人继承家业的无奈。诗人认为,家族不再,子孙凋零,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田地和祖坟的守护。“不须回首问耕人”,暗示了家族的衰败,连询问耕作的人都已不存在。

最后,诗人陈献章通过讲述林广的境遇,“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表达了对林氏后代的同情,并寄希望于有识之士能怜悯他们,关注这个家族的未来。“丘陇之守委之谁耶”,揭示了家族墓地无人照管的凄凉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家族衰落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对家族延续和传统价值的失落。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白战

赤手骚坛仗霸才,一时旗鼓阵齐开。

咏盐韵斗尖叉险,赋雪辞嫌锻鍊来。

壮气直摩元白垒,雄心欲下柏梁台。

诗兵十万凭骚遣,攻破长城辟草莱。

(0)

咏菊八首

柴桑幽赏对斜晖,处士风流话少微。

伴我悲秋蛩欲语,替人窥艳蝶先飞。

东篱题咏名争重,西榭平章愿岂违。

花与诗人同格调,郊寒岛瘦胜痴肥。

(0)

访梅

传来消息这番新,春满孤山探问频。

若识予心虚似竹,臞仙应笑遇知人。

(0)

春登鼓山

不识溪山路,溪山欲买春。

日回山有影,风远竹无尘。

除地平施榻,攀条侧挂巾。

树阴浮石润,柳色渡江新。

香茗临流品,閒禽对我亲。

醉携明月下,不见月中人。

(0)

禅关

物趣由来妙入禅,当空一印印千川。

夜钟冷击山头月,万壑松萝起暮烟。

(0)

寄兴·其三

结想名山静里天,身閒无事日如年。

鸟啼花落云生石,水净沙明月印川。

泛泛小舟红蓼渚,行行拄杖白云边。

安居如此真吾乐,鸟弄歌笙当管弦。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