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斋悬清夜,孤枕秋虫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茅 斋 明 /归 子 慕 孤 斋 悬 清 夜 ,孤 枕 秋 虫 边 。飒 飒 松 林 雨 ,汩 汩 流 暗 泉 。所 思 在 远 方 ,揽 衣 不 能 眠 。山 半 歌 者 谁 ,山 僧 如 哀 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泉(àn quán)的意思:指隐藏在地下的泉水,比喻潜藏在内部、不为人知的力量或情感。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孤枕(gū zhě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睡觉,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
汩流(yù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喧闹。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揽衣(lǎn yī)的意思:指抓住衣服,表示抓住、掌握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远方(yuǎn fāng)的意思:指离自己较远的地方或时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子慕的《宿茅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孤斋悬清夜",以"孤斋"和"清夜"渲染出诗人的孤独与夜晚的寂静,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寂。"孤枕秋虫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处的环境,秋虫的鸣声更添了几分秋意和寂寥。
"飒飒松林雨,汩汩流暗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茅斋周围的环境,松林中的细雨和暗泉的流水声,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这两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
"所思在远方,揽衣不能眠"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远方的思念使他难以入眠,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最后两句"山半歌者谁,山僧如哀猿"则以疑问和比喻收尾,将山中僧人的歌声比作哀猿,增添了画面的悲凉色彩,也寓言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如同哀猿般深沉而持久。
整体来看,《宿茅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茅斋之夜的孤独与思念,借助自然景色烘托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