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居要竹,今傍竹安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独听(dú tīng)的意思:独自倾听,专心聆听。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情数(qíng shù)的意思:情感和缘分。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晏坐(yàn zuò)的意思:指坐得安详、从容不迫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竹亭中独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与秋日的萧瑟,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深沉。
首句“曾闻居要竹”,以“曾闻”二字引出对竹林的向往,暗示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今傍竹安亭”点明了诗人如今已置身于竹林之中,建造了一座竹亭,实现了心中的愿望。
“寒意耿相对,秋声饱独听”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寒意与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寒意虽冷,却也带来了宁静;秋声虽寂,却也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诗人独自聆听这秋日的声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閒情数历历,晏坐围青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竹亭中的悠闲生活。他静静地坐着,周围是青翠的竹林,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这里的“閒情”不仅指闲适之情,更包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品味。
最后,“兴到谁宾主,柴门且莫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在竹亭中,他无需遵循外在的规则与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无论是宾是主,都由心而定,不受外界影响。柴门不闭,象征着心灵的开放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竹亭、秋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犹在,山公兴犹阑。
尝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一作孟浩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