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王(chǔ wáng)的意思:指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点瑟(diǎn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谦和有礼貌。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壶觞(hú shāng)的意思:壶觞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盛酒的壶和觞,比喻欢乐的宴会或者喜庆的场合。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列坐(liè zuò)的意思:指按照次序坐下,也表示有条不紊地坐在一起。
觞次(shāng cì)的意思:觞次是指宴会上每次敬酒的次数,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的递增。
随行(suí háng)的意思:跟随行动,一同前往。
童冠(tóng guān)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戴上了成人的帽子,形容不合适或不相称。
行童(xíng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雄风(xióng fēng)的意思:指雄壮的气势和威风凛凛的风采。
追寻(zhuī xún)的意思:努力寻找、追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祁顺以“古木坛中蔼绿阴”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片幽静的自然环境,绿荫覆盖,仿佛是大自然的庇护所。接着,“葛巾藜杖惯追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他身着朴素的葛巾,手持藜杖,悠然自得地在林间漫步,寻找着自然的乐趣。
“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之中的聚会场景。孩子们和成年人们一同前来,大家在绿树环绕之下,席地而坐,举杯畅饮,气氛温馨而融洽。这不仅是一场物质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释放。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将古代的音乐与自然界的雄风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曾点瑟的故事寓意着对生活简单而纯粹的热爱,而雄风则象征着内心的豪迈与自由。
最后,“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满足与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兰亭集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故事,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当下时光的美好,无需过多怀旧或感叹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和谐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自由与精神愉悦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