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尘坌(chén bè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尘埃四溅的样子,形容非常热闹或混乱的场面。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海鹤(hǎi hè)的意思:指得意洋洋、神气活现的样子。
鹤姿(hè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仪态端庄优雅,身姿挺拔。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抗志(kàng zhì)的意思:坚定不移地抵抗和追求志向。
浪莽(làng mǎ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拘束。
期颐(qī yí)的意思:指等待年老后享受幸福生活。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守玄(shǒu xuán)的意思:守住玄妙的道理,保持深奥的智慧。
夙禀(sù bǐng)的意思:指人从小就具备的天赋、才能或习性。
委怀(wěi huái)的意思:形容心情沉重,感到失望、愤怒或委屈。
莘野(shēn yě)的意思:指行为举止不受拘束,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巽坎(xùn kǎn)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矛盾,不一致。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云月(yún yuè)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和月亮,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陟岵(zhì hù)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周眄(zhōu miǎn)的意思:形容眼睛四处张望,观察周围的情况。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自怡(zì yí)的意思: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心境,他居住在定山的石室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中提到的“守玄栖定山”表明了这位隐士对道家哲学的信仰,追求内在的纯净与超脱世俗的束缚。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展现了隐士在山川之间自由游走,内心充满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与理解。“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尽管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中仍有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强调了他远离尘世喧嚣的决心,坚信自己的选择和内心世界的美好。“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他追求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决心。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描绘了他在云月之下弹琴读书,心灵得到慰藉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表达了面对外界纷扰,他内心依然坚定,不为所动的态度。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提到他怀念家乡,同时也赞美了山中的美好景色,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家人带来长寿与幸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知识传承和家庭幸福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释奠于学和刘判官韵
忆昔未冠随亲庭,采芹曾挹泮水清。
仰高先圣空有志,逮壮才能脱白丁。
三釜及亲虽可喜,抗尘不复论书史。
旧游恍若一梦中,十载何期两来此。
惭无善政及邦人,况负平生道德心。
再瞻庙像直汗下,正恐不为神所歆。
朝来俎豆敬通灵,幸赖贤僚赞礼成。
更勤佳句愧盛意,敢与前贤齐令名。
词场自顾非元帅,白发星星徒满戴。
尚期君与振斯文,休嗟莲幕淹三载。
和楼大防韵
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峤。
家世业为农,有田在岩窔。
春到耦妻耕,寒来从母漂。
屋角日诛茅,杖头时荷蓧。
迨冠知读书,聊为起家兆。
有琴既无弦,有剑亦无鞘。
侥倖厕末科,安敢缀天彯。
但期窃斗升,活此老与少。
岂谓暮年中,亦误蒙收召。
曾未著微劳,遽使登华要。
自度老无能,共知愚不肖。
纵未遭人非,难逃天日照。
傥不速休官,宁免渊明笑。
矫矫渊明贤,千载谁能绍。
瓶粟虽无储,风标松比峭。
诗篇虽不多,笔力天与妙。
顾余岂能诗,微吟蚯蚓窍。
可笑不自量,辄欲赓高调。
贰车真豪英,逸如千里骠。
又如礼乐器,肃然在宗庙。
有美颀而长,视容清且瞭。
自应辅明时,与国增光耀。
胡为佐一州,从容陪坐啸。
乘兴来湖山,欲看余把钓。
濯足玩水云,纵目观野烧。
喜余和陶作,举杯为余釂。
草具虽萧疏,亦复为余嚼。
余已学渊明,公方跂周召。
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
愿公保令名,求贤行有诏。
《和楼大防韵》【宋·吴芾】嗟余本何人,累然居海峤。家世业为农,有田在岩窔。春到耦妻耕,寒来从母漂。屋角日诛茅,杖头时荷蓧。迨冠知读书,聊为起家兆。有琴既无弦,有剑亦无鞘。侥倖厕末科,安敢缀天彯。但期窃斗升,活此老与少。岂谓暮年中,亦误蒙收召。曾未著微劳,遽使登华要。自度老无能,共知愚不肖。纵未遭人非,难逃天日照。傥不速休官,宁免渊明笑。矫矫渊明贤,千载谁能绍。瓶粟虽无储,风标松比峭。诗篇虽不多,笔力天与妙。顾余岂能诗,微吟蚯蚓窍。可笑不自量,辄欲赓高调。贰车真豪英,逸如千里骠。又如礼乐器,肃然在宗庙。有美颀而长,视容清且瞭。自应辅明时,与国增光耀。胡为佐一州,从容陪坐啸。乘兴来湖山,欲看余把钓。濯足玩水云,纵目观野烧。喜余和陶作,举杯为余釂。草具虽萧疏,亦复为余嚼。余已学渊明,公方跂周召。出处既不侔,无由远相叫。愿公保令名,求贤行有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167c6ab6d63768820.html
和陶咏二疏韵
世人耽宠荣,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驰骛方成趣。
谁肯急流中,便作冥鸿举。
屈指数哲人,在昔独疏傅。
万口共称贤,饯送塞归路。
天子亦嘉之,赐金示优顾。
渊明作此诗,端欲迷者悟。
我观二疏高,岂无子孙虑。
挥金以自娱,益表清节著。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