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价(bàn jià)的意思: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减半。
办事(bàn shì)的意思:指处理事务或办理事情。
不济(bù jì)的意思:不好,不够好
长逝(cháng shì)的意思:长久逝去,永远离去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出后(chū hòu)的意思:出狱后再犯罪。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凡例(fán lì)的意思:凡例指的是一般规则或条款,用来表示普遍适用的法则或原则。
告成(gào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或事情得以完成、达到目标。
后裔(hòu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也可以指某个家族或民族的后代。
后行(hòu xíng)的意思:指在行进中,后面的人或事物紧跟在前面的人或事物之后。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会计(kuài ji)的意思:指负责记账、清算、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集议(jí yì)的意思:集思广益,众人商议。
纪年(jì nián)的意思:指按照年代顺序记录历史事件或个人年龄的方法。
决策(jué cè)的意思:做出决定或抉择。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全书(quán shū)的意思:指具备全面、完整知识的书籍或资料。
然后(rán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接续关系,指紧接在某个动作或事件之后发生的另一个动作或事件。
设局(shè jú)的意思:设局指有意安排或策划,以达到某种目的。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校刊(xiào kān)的意思:校刊是指学校出版的刊物,通常用于传播校园内的信息和展示学生的成果。
辛未(xīn wèi)的意思:指辛勤努力,不辞辛苦。
柱石(zhù shí)的意思:比喻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清末近现代初时期一个名为“消寒九集陶社”的文学团体为庆祝陶氏家族八百岁公宴时的筹备过程和所遇到的变故。诗中详细描述了从集议开始到公宴结束的整个活动流程,包括设立筹备局、制定计划、分工合作、财务管理和定价销售图书等环节。
诗中提到的“集议”是指集体讨论和决策的过程,“冶盦儗凡例”则可能指的是参照某种标准或惯例来行事。“夏初”和“辛未岁”分别指时间点和年份,表明活动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框架内。
“夔若助校刊,孙宜掌会计”说明了参与活动的人员分工,夔若负责校对出版工作,孙宜则负责财务管理。通过“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这一句,我们可以了解到图书的销售策略以及资金来源,即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书籍,所得款项由陶氏家族后代提供。
“成书分后先,办事有次第”强调了活动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从开始到结束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而“决策然后行,于事罔不济”则表达了在做出决定后执行行动,所有事情都能顺利进行的观点。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这表明在活动进行到秋冬之际,一位关键人物——翰五突然离世,这无疑给整个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遗憾。最后,“失兹柱石人,茫茫更谁继”表达了对失去这位重要成员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后续活动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集体活动的重视和组织管理的艺术,还蕴含了对逝去同僚的怀念与哀思,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书怀
阴,阳。景美,辰良。水淼淼,云苍苍。
白衣送酒,黄菊傲霜。宜赴龙山令,转临崔氏庄。
无奈人情冷淡,可胜世路彷徨。
茱萸未必解灾厄,鸡犬何曾佩锦囊。
只该闭门高枕仰卧,不消结伴荒郊寻芳。
谢绝了衰草残花态度,株守着浩池明月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