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寒石(hán shí)的意思:形容冷得像石头一样。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军行(jūn xíng)的意思:指军队行进的步伐和队伍的整齐有序。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天雨(tiān yù)的意思:指大雨滂沱,下得很大很猛。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筑城(zhù chéng)的意思:建造城墙或堡垒,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 注释
- 驱马:策马。
天雨雪:纷飞的雪花。
军行:军队行进。
高山:险峻的高山。
径危:山路崎岖。
抱寒石:紧抱冰冷的石头。
指落:手指冻得。
曾冰间:在冰雪中。
汉月:故乡的明月。
筑城还:返回修建家园。
浮云:傍晚的浮云。
南征:向南方飘去。
可望不可攀:遥望可见,难以触及。
- 翻译
- 策马穿越纷飞的雪花,军队踏上了险峻的高山之路。
山路崎岖,士兵紧抱着冰冷的石头,手指冻得在冰雪中颤抖。
我们离故乡的明月越来越远,不知何时才能返回,修建家园。
傍晚的浮云向南方飘去,虽然遥望可见,却难以触及。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军队在恶劣天气中跋涉的景象。天降大雪,军队却不得不冒险进入高山之中,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辛。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这两句则具体描写了行军过程中的困难和艰苦。道路狭窄而危险,士兵们不得不紧紧抓住冷硬的岩石,以免滑倒,而手指间甚至结出了冰霜,这些细节形象地展示了边塞生活的严酷。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这里,“汉月”代指内地之月,即诗人所思念的家乡。诗人在问自己,何时才能返回并重建家园。这不仅是对归期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最后两句通过远眺南方故土的浮动云朵,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深切思念。虽然能看到那些象征着家乡的云,但现实中却无法触及,这种距离感和无力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士兵们对于归属与安全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灞西骆隐士
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
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
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
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
留题李侍御书斋
昔话平生志,高斋曾见留。
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
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
鸡鸣应有处,不觉泪空流。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月落尚留东閤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露凉花敛夕,风静竹含秋。
素志应难契,清言岂易求。
相欢一瓢酒,明日醉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