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乡身似雁,永夜眼如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觉知(jué zhī)的意思:觉察、知道。
料事(liào shì)的意思:指能够预料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具备洞察力和预见性。
三阁(sān gé)的意思:指官员聚集在一起商议政务的场所。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夜眼(yè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在夜晚能看得清楚,比喻洞察力强,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元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本来的意思。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五车书(wǔ chē shū)的意思:形容书籍数量繁多,多得像五车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学识渴望的诗句。
"岂谓真成老,元来总堕虚":这两句是说时间流逝,人到老年往往仍然觉得自己对于世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总感觉自己陷入了虚幻之中。这里的“真成老”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与智慧,而“元来总堕虚”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知识渺茫的感慨。
"它乡身似雁,永夜眼如鱼":这两句描绘诗人远离家乡,如同孤独的雁过往,长夜难眠,眼睛清醒犹如水中的鱼。这里通过“它乡”和“永夜”,强调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未觉知几早,惟嫌料事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即使到了老年,也不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得足够多,只是觉得对于世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纵无三阁馔,犹有五车书":最后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三阁馔”和“五车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便没有高官厚禄,但依然拥有丰富的学问。这里的“纵无三阁馔”指的是没有达到儒家经典《易》、《书》、《春秋》的传统知识水平,而“犹有五车书”则是说即便如此,诗人仍旧拥有大量的书籍和知识。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智慧和学识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