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中别邓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相 中 别 邓 该 宋 /徐 照 隔 水 鹧 鸪 鸣 ,一 汀 香 草 生 。自 怜 为 客 久 ,谁 忍 送 君 行 。后 会 期 何 日 ,归 途 喜 乍 晴 。它 春 科 甲 上 ,必 欲 见 题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后会(hòu huì)的意思:表示分别时不确定何时再见面,也可用于表示关系疏远,不再联系。
会期(huì qī)的意思:指会议或活动的持续时间。
科甲(kē jiǎ)的意思:
◎ 科甲 kējiǎ
[imperial examinations] 科举。因汉唐时举士考试分甲、乙等科。也指科举出身的人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香草(xiāng cǎo)的意思:形容人品质高尚、品行端正。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隔着水面传来鹧鸪的叫声,一片水边长满了香草。
我独自感叹离家太久,谁能忍心送你远行。
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见?回归的路途上,初晴的天气让我欢喜。
期待春天的科举考试,一定能见到你的名字被题写在榜上。
- 注释
- 鹧鸪:一种鸟,叫声凄凉,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汀:水边平地,这里指水边的一片草地。
自怜:自我怜悯,此处指诗人对自己的感慨。
科甲:古代科举考试,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登科及第。
题名:科举考试后,考中者的姓名会被写在榜单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通过隔水的鹧鸪鸣叫和汀洲上的香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已久,对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询问何时才能再次相聚。雨后初晴的天气为归途带来一丝喜悦,但诗人更期待在未来的春天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希望能以此与友人共享荣耀,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风格朴素真挚,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少傅赵公斋头烹供虎丘新茗适侯家以紫牡丹至清香艳色应接不遑即席二首·其一
杨花飘落遍天涯,十二雕阑散曙鸦。
玉碗坐邀阳羡月,金盘驰送洛城霞。
清香恍坠幽人席,艳色偏归上相家。
入梦故园红紫遍,千峰寒瀑漱灵芽。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