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大韶(dà sháo)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昂。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鸿荒(hóng huā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混沌未分化的世界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
旧知(jiù zhī)的意思:旧时的熟人或旧日的朋友。
筠篮(yún lán)的意思:筠篮指用筠竹编织的篮子,比喻容貌美丽清秀的女子。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青纸(qīng zhǐ)的意思:青纸指的是绿色的纸张,也用来比喻没有价值或不被重视的东西。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书林(shū lín)的意思:指众多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或书籍众多的地方。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应谢(yìng xiè)的意思:表示感激之情,对别人的好意表示谢意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中语(zhōng yǔ)的意思:指言辞中的核心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石翁的《暮春计筹山中寄句曲山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春景图。
首句“松花落粉啼子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松树上落下的花瓣如同细粉,子规鸟在枝头啼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山人燕坐春昼迟”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隐居山中的山人,在悠长的春日午后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两句,将自然界的声响和光影与古代的音乐和宇宙初开之时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石泉潺潺,仿佛是古老乐章的回响;日光柔和,仿佛回到了混沌未开的时代,充满了神秘与和谐。
“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描绘了山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手持竹杖,提着竹篮,在烟雾缭绕的山林间行走,不时与自然对话;在林下铺开青色的纸张,书写着红色的诗句,表达着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钱塘,即杭州,暗示了诗人与句曲山人的深厚友谊。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但又预示着这种相聚可能遥不可及,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