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蚕箔(cán bó)的意思:指蚕吐丝做成的薄丝绢,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辞细腻、文采斐然。
风凉(fēng liáng)的意思:形容心情凉爽,舒适。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涧流(jià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连绵不断。
空草(kōng cǎo)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价值或用途的东西。
贴水(tiē shuǐ)的意思:贴水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或高于市场价格出售商品或证券的行为。
云散(yún sàn)的意思:指云彩散开,天空放晴。也比喻事情的困难或疑虑消散,问题解决。
- 翻译
- 夕阳西下,炎热的火云消散,夜晚的微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弯曲的山涧溪流空荡,草木自由生长。
- 注释
- 火云:形容夏日炽热的云彩。
晚风:傍晚的凉风。
曲涧:弯曲的山涧。
流空:空荡的流淌。
草自长:草木自然生长。
蚕箔:养蚕的竹席或网。
丝秧:指蚕茧或丝线。
贴水:紧贴水面。
布谷:鸟名,又名杜鹃,叫声常被用来表示农事时节。
为谁忙:为何忙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郊野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悟和情怀。
“火云散尽晚风凉”,开篇便以冷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后的图景。火云散去,晚风带来的是一种凉意,这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
“曲涧流空草自长”,曲涧之水清澈见底,流淌不息,而两岸的野草则在秋风中自由生长。这一景象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生命力顽强、不受外界干扰的美好。
“蚕箔成丝秧贴水”,诗人细致地观察到蚕豆的种子已经成熟,紧贴着水面,这是对农事生活的一种关注,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生长规律的尊重和赞美。
“数声布谷为谁忙”,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声音的描绘。布谷,即播种的声音在谷地回响,似乎是在询问这些声音究竟是为了谁的忙碌。这不仅是对农民劳作场景的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命、时间流逝的独特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明卷为刺史封中丞孙翁题
有凤含灵文,五色正葳蕤。
矫翼西南天,流彩于滇池。
政成感神雀,荣名垂碧鸡。
非无圣人德,为祥不逮时。
歌舞乐尧年,梧竹表馀栖。
有子字鹓雏,阿阁朝见仪。
出者庆来章,处者颂黄离。
请看罗施国,处处生光辉。
寄石大理拱辰
昔我游漳河,遘子结欢好。
穆生携其醴,邃古恣搜讨。
及乎承平日,子壮予亦老。
朔风吹飞藿,倏忽辞中道。
为合长苦晚,为别长苦早。
蒲柳不待冬,引分就枯槁。
寄言和氏璧,斯世方共宝。
为照当有时,有光且自葆。
将以伏阙北首晨发即事有作
维稍候鸣潮,伺钥遵广陌。
晨鸡再三号,使我天地白。
太阳丽层霄,万象欣自获。
痛彼泉下台,永閟无生色。
微抑不见宣,苟存终何益。
席藁一上书,引领希察识。
苍麟代司阍,精卫声不隔。
倘返杨公葬,得从原阡侧。
焚山无馀怼,誓墓有遗则。
远愧密亲来,杯酒相慰藉。
鸿雁冥冥飞,焉知非谋食。
负耒安馀年,托心在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