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芬芳(fēn f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芳香宜人的意思。
河豚(hé t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平静,内心却充满危险或矛盾。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柳花(liǔ huā)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陌头(mò tóu)的意思:指在陌生的地方或陌生的人面前。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树经(shù jīng)的意思:指树木的年轮,比喻历史的记载或事物的经验。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应节(yīng jié)的意思:指根据节日、场合或时令的特殊要求,做出相应的举止、行为或准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风中柳絮飘飞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感慨。
首联“陌头杨柳花应稀,树树经风剌眼飞”以“陌头”、“杨柳”、“风”为背景,生动展现了柳絮随风起舞的情景,既描绘了画面,又营造了氛围。“应稀”二字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柳花虽稀,却依然在春风中绽放生命之姿。
颔联“每恨芬芳根并结,谁怜飘泊质元微”则转而抒发诗人对柳絮命运的感慨。柳絮看似轻盈,实则无根无依,它们的飘零与芬芳的根部相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无奈与哀叹。
颈联“河豚应节翻虚上,屯雀群喧太剧饥”通过对比河豚与麻雀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河豚虽然应时而上,但其生命的价值似乎并不被人们所重视;而麻雀虽生活艰辛,却能发出喧闹之声,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这种对比,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
尾联“糁径已惊春事晚,江湖萍梗定何依”则将思绪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漂泊如萍的柳絮何处是归宿?这不仅是对柳絮的疑问,也是对人生旅途的追问。诗人借柳絮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深深忧虑和对自由、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絮飘飞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世界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利监收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