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邵东曹堕马伤足次武昌韵》
《邵东曹堕马伤足次武昌韵》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年双足躏词场,我亦怜君坠后伤。

历块敢誇千里俊,乘船却笑四明狂。

扶颠老仆空随路,学仆娇儿更倚堂。

应似崔家亭下鹭,独当秋雨向寒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odōngcáoduòshāngchāngyùn
míng / dōngyáng

shíniánshuānglìnchǎngliánjūnzhuìhòushāng

kuàigǎnkuāqiānjùnchéngchuánfānxiàomíngkuáng

diānlǎokōngsuíxuéjiāoérgèngtáng

yìngcuījiātíngxiàquánqiūxiànghánt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词场(cí chǎng)的意思:指言辞、文辞的运用和表达之技巧。

独当(dú dāng)的意思:独自承担,独自应对

扶颠(fú diān)的意思:扶颠意为扶助倾覆的人或事物,比喻帮助危难中的人或支持摇摇欲坠的事物。

娇儿(jiāo ér)的意思:形容某人娇柔可爱,容易受到宠爱。

老仆(lǎo pú)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仆人,也用来形容老一辈的人。

历块(lì kuài)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邵东曹堕马伤足次武昌韵》。诗中,诗人以同情和理解的口吻,描述了曹某因马失前蹄而受伤的遭遇。"十年双足躏词场"表达了曹某长期在文坛奔波劳碌,"我亦怜君坠后伤"则直接表达了对他的怜悯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历块敢誇千里俊,乘船却笑四明狂",通过曹某的豪迈性格来描绘其不畏艰难、乐观豁达的形象,即使在困境中仍保持自信与风趣。"扶颠老仆空随路,学仆娇儿更倚堂"则转而写到曹某身边人的反应,老仆跟随左右,娇儿尚小却也懂得依靠他,展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对曹某的依赖。

最后两句"应似崔家亭下鹭,独当秋雨向寒塘"运用比喻,将曹某比作崔家亭下的白鹭,独自承受秋雨的洗礼,形象地描绘出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孤独,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他的深深祝愿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曹某的人格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寺中春

野寺沈深门半扃,午窗慵起晚风轻。

云开半壁夕阳出,花落一庭春草生。

鸟掠池中得鱼去,鹤归云外傍僧行。

马曹散吏真如隐,咫尺山田带雨耕。

(0)

送刘东山先生行边三首·其一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我公调兵食,惨淡旌旗开。

前驱初出塞,黠虏惊且猜。

平生职方略,声彻单于台。

况兹仗忠义,山岳可使摧。

乃知折冲具,庙胜先抡才。

吁嗟秦汉时,无策良可哀。

(0)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十二刺醾

酴醾有数种,同名而异字。

花开欲折难,铦钩如棘刺。

白者干独长,红者香更腻。

种之小径旁,所恨罥衣袂。

插竹加编缚,步障差可类。

石家金谷园,恐乏此佳致。

(0)

和廉伯复次前韵断夜坐

衰年视物更茫然,日落寻常索枕眠。

久坐谁言才断绝,细吟翻喜忽联牵。

薰风作暑如初伏,海月生明又半边。

却恨连墙稀宴集,挑灯那送酒家钱。

(0)

过大姚陈玉汝宅饮散宿大觉寺追和赵与哲韵

月出平湖积水空,上方仙梵隐花宫。

似闻薝卜林间雨,总是芙蓉浦外风。

有客题诗先我到,向僧分榻几人同。

敲门自怪来何莫,投辖传杯恼孟公。

(0)

宫词七首·其三

淡服慵妆似出家,银屏添水浸荷花。

香销日午经千遍,冰碗新尝上赐瓜。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