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当月夜,清影曳高桅。
野鹭惊还宿,林乌止复猜。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当月(dàng yuè)的意思:指当前的月份,表示当下的时间或情况。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两难(liǎng nán)的意思:处于两个同样困难、无法选择的境地。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深入(shēn rù)的意思:深入指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入地了解或探索某个领域或问题。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素色(sù sè)的意思:指没有经过装饰、修饰的原始状态,也可指简单、朴素的颜色或风格。
所谓(suǒ wèi)的意思:所谓指的是所说的、所称的,用于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称谓或描述。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伊人(yī rén)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人,通常是指一个美丽、迷人的女性。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潆洄(yíng huí)的意思:形容水流转动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于幽溪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水面、舟影、山色、鸟鸣等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幽溪明素色”,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幽静的溪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纯净,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下来,“波月正潆洄”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与月光相互映照的动态美,涟漪轻漾,月影摇曳,生动而富有诗意。
“溯洄当月夜,清影曳高桅”两句,通过行舟的动作,将读者带入到月夜行船的情境中。月光下的身影在高高的桅杆上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行舟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舟入银河去,人疑雪夜来”运用了浪漫的比喻手法,将幽溪比作银河,行舟仿佛穿梭于星河之间,而诗人则仿佛从遥远的雪夜而来,增添了神秘与梦幻色彩。
“野鹭惊还宿,林乌止复猜”描绘了自然界的生灵在月光下的反应,野鹭被舟声惊起后又重新归宿,林中的乌鸦停止了猜疑,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切观察与感悟。
“水山同一照,烟树两难裁”将水面上的倒影与山色融为一体,烟雾缭绕的树木难以分辨是实是虚,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美感。
“临流山意落,击楫水光开”通过行舟的动作,展现了水面上的光影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与赞美。
最后,“渔歌深入浦,耳外独徘徊”以渔歌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幽溪,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个画面在和谐与宁静中结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行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超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