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
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怏。
我闻吁益颦,何莫非吾民。
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川水(chuān shuǐ)的意思:川水指的是江河流水,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流动。
丰壮(fēng zhuàng)的意思:形容体魄健壮,身体强健。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高田(gāo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抱负高远。
河滩(hé tān)的意思:指河边的沙滩,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者边际。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莫非(mò fēi)的意思:表示推测或猜测,意为“难道”、“难以置信”。
平川(píng chuān)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起伏。
沙痕(shā hén)的意思:指沙子上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无当(wú dàng)的意思:没有可依靠的对象或事物,没有合适的用途或价值。
相让(xiāng ràng)的意思:双方互相让步,达成共识或和解。
悒怏(yì yàng)的意思:悲伤、忧愁、郁闷
以此(yǐ cǐ)的意思:以此意为根据这个,以这个为依据。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争利(zhēng lì)的意思:为了获得利益而争夺或竞争。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潞河》。诗中描绘了潞河水位上涨,农田受淹的情景,并通过这一现象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句“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点明了潞河水位虽已下降,但平原地区仍因积水而未恢复原状。接下来,“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以潞河之水为例,暗喻治理国家亦如治水,难以阻挡汹涌的浪潮,形象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担忧。
“黍茎带沙痕,结穗欠丰壮”描述了农田受损的景象,沙痕和不丰壮的稻穗反映了洪水对农作物的影响。“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怏”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与以往所见的不同感到忧郁。
“颇有为解者,云此河滩上。本为水由处,人不与相让。”这里诗人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河滩原本就是水流经过的地方,人类不应与之争夺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呼吁。
“于兹得免潦,高田恐无当。我闻吁益颦,何莫非吾民。”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能够避免低洼地区受涝,那么高处的农田可能也难以得到妥善利用。他忧虑的是,这种局面并非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民众之中。
最后,“使人有馀地,孰与水争利。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诗人表达了希望人们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土地,减少与自然界的冲突,实现高下田地都能丰收的愿望。同时,他也期待着能有所作为,以缓解当前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刻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有限资源面前如何寻求和谐共存之道。
百年弹指顷,群动不遑夕。
娈彼惰游者,长夜浮太白。
豪侠旁无人,卧我楼百尺。
衲子缚禅静,不敢践桑陌。
武夫髀肉满,睥睨候边隙。
道家求不死,真火养阴赫。
躁人干速化,自点雷门额。
书生苦穿凿,奇字穷鸟迹。
何如吾老农,一雨犁春泽。
相忘与鸡豚,所辨才菽麦。
不闻有孔子,安识由与赤。
纷纷举世士,肝胆自疆埸。
老翁捧腹笑,空洞无一积。
有来问时事,请以臆对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