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六首·其四》
《偈十六首·其四》全文
宋 / 释行瑛   形式: 偈颂

明眼底人被眼碍,悟心底人被心碍。

證道底人被道碍,达法底人被法碍。

何谓如此不见道,金屑虽贵,落根成翳。

要得高步大方直须去此四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何谓(hé wè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意义或定义。

见道(jiàn dào)的意思:指认识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金屑(jīn xiè)的意思:形容极其珍贵、稀少的东西。

明眼(míng yǎn)的意思:指眼睛明亮,能看清事物;也指人聪明、机智。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谓如(wèi rú)的意思:指言辞如实,没有虚假之词。

悟心(wù xīn)的意思:指人们通过思考、体验或领悟后,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心底(xīn d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行瑛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障碍。"明眼底人被眼碍",意指明白道理的人却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悟心底人被心碍",强调内心领悟者常被内心执着所牵绊。"证道底人被道碍",指出追求大道的人反而被大道本身的概念所限制;"达法底人被法碍",则是说通晓佛法的人可能被法条所局限。

"何谓如此不见道",诗人质疑这种现象,表达对真正看见大道本质的渴望。"金屑虽贵,落根成翳",运用比喻,说明即使珍贵如金屑(象征真理),如果沉溺其中,也会成为遮蔽视线的障碍。最后,诗人提出解决之道:"要得高步大方,直须去此四碍",即要想达到高远的境界,必须去除这四种障碍,才能真正自由无碍地领悟和实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摆脱自我认知和外在规则的束缚,以求得内心的解脱和智慧的提升。

作者介绍

释行瑛
朝代:宋

释行瑛,法号广鉴,俗姓毛,桂州(今广西桂林)人。住庐山开先寺。为南岳下十三世,东林照觉总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圣号雅二篇·其八

皇道靡彻,载昭载晰。克彼有截,万国是悦。

皇矣圣朝,绵尔瓜瓞。是崇是洁,万世贻厥。

(0)

宿成秀才水阁

卷箔无应永夜虚,凭栏还似钓鱼师。

床头雨细飘芦苇,池上灯寒照鹭鸶。

孤枕听泉随断梦,好风吹竹隔残棋。

主人不寐客魂爽,晓色欲来犹赋诗。

(0)

挽韩漕直阁·其一

忠宪勋名冠本朝,传芳五叶尽金貂。

芝兰生子竞秀发,松柏如公合后凋。

淮县剧繁迎刃解,蜀边奸慝望风销。

才高见忌何须病,公道于今久寂寥。

(0)

忆昔一首

忆昔城南会,佩马轻春风。

芳华感人心,折赠以为容。

俯仰一相失,去若南飞鸿。

青青女萝衣,蔚蔚石上松。

岁寒无夕秀,安得长相从。

愿为日月光,落君怀袖中。

三五如循环,千里宛可同。

(0)

月岩

玉丹仙蜕驭飞翰,便作琉璃世界看。

大地山河浑忘却,谩依桂树舞青鸾。

(0)

鹧鸪天·其一白鹭亭作

天外秋云四散飞。波间风艇一时归。

他年淮水东边月,犹为登临替落晖。

夸客胜,数星稀。晚寒拂拂动秋衣。

酒行不尽清光意,输与渔舟睡钓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