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待制浦五首·其二》
《挽李待制浦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晚持安世橐,早挂隐居冠

子贵年方壮,家严色更难。

古今俯仰歌哭悲欢

泪滴新阡上,风吹不肯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歌哭(gē kū)的意思:形容歌声悲伤动人,引人哭泣。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居冠(jū guān)的意思:在某一领域中排名第一,居于首位。

家严(jiā yán)的意思:指家庭中的严厉父亲,也泛指严厉的父亲或长辈。

新阡(xīn qiān)的意思:新阡是指新修的田埂。比喻新事物的出现或新的时代的到来。

严色(yán sè)的意思:形容严肃、庄重的神色。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为李待制浦所作的挽诗之一,具体为第二首。通过“晚持安世橐,早挂隐居冠”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生前经历的追忆,暗示了其从官场到归隐的人生转变。接着,“子贵年方壮,家严色更难”则表达了对逝者年轻有为、家庭责任重大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晚年不易的同情。

“古今成俯仰,歌哭异悲欢”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起伏相融合,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反映了人们面对生死时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最后,“泪滴新阡上,风吹不肯乾”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悼念者在墓地洒泪的情景,风吹不干泪水,不仅象征着哀思的持久,也寓意着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当下哀痛情绪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种松

青松如秧针,植在山之蹊。

岂惟娱心目,岁寒以为期。

未饱雨露恩,那识栋梁姿。

蓬蒿塞三径,埋没谁复知。

秋风陨百草,秀色不少衰。

虽然咫尺根,已见佳种奇。

君看二十年,腰大数十围。

雪霜挺坚操,云汉擎高枝。

时有白鹤来,凡鸟那堪栖。

兔丝与凌霄,冉冉相附依。

青松本贞固,不逐众物移。

大器固晚成,何用嫌暮迟。

愿言坚汝节,黾勉待岁时。

(0)

山矾

折来随意插铜壶,能白能香雪不如。

匹似梅花输一著,枝肥叶密欠清癯。

(0)

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中侠少年,从来意气凌云烟。

拂拭琴樽拟文士,飘扬剑佩比神仙。

交游洛下三千客,讵念城南二顷田。

心知象纬时常玩,手展龙韬夜自研。

曾习春秋鱼丽阵,兼通风后握机篇。

未能报国心先许,不遇轻生意已捐。

黄金祗为酬知己,赤骥将来猎酒泉。

席上弦歌教出塞,室中图画尽三边。

鸣笳每愤边戎入,折戟常轻汉将权。

安得一悬金印出,长驱万里勒燕然。

(0)

疏影.咏瓶中蜡梅

帘红瓷翠。衬蜜犀花朵,色凝髹几。

入道梅妃,新换黄絁,赛他林下风致。

分得寿阳妆额上,渐啄破、小鹅儿嘴。

爱生成、金屋故园,长忆飘零娣姒。

侧正端相都好,尽经营位置,费尽纤指。

生怕冷香易泻,侍儿频汲,铜沟清泚。

十分春意三分漏,猜不出、蜡丸中字。

嘱檀奴、守口如瓶,莫把鸾缄漫启。

(0)

病中·其二

败褐拥残躯,寒檠照屋庐。

转怜儿女好,渐觉友朋疏。

药饵恒侵食,胸怀久废书。

明朝休览镜,不是旧头颅。

(0)

满江红五首·其二

才说春来,转眼又、送春归去。

算几日、淡红香白,斗他眉抚。

祓禊洛滨游已散,湔裙洧水人何处?

料卿卿、应向琐窗眠,吹香絮。知多少,闲情绪。

都付与,新词句。叹朱颜非旧,韶华空度。

更不推辞花下酒,最难消受黄昏雨。

闷恹恹,和梦听莺声,空无语。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