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愤郁(fèn yù)的意思:形容心中愤怒、忧愁、郁闷的情绪。
怀愤(huái fèn)的意思:怀恨愤怒。
命世(mì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智慧、作品等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代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地位。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英名(yīng míng)的意思:指在外国享有盛名的名字。
庸主(yōng zhǔ)的意思:指无能、无德的主人或领导者。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 注释
- 涂炭:比喻困苦、灾难深重的境地。
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抱负的人。
卧龙:原指隐居的杰出人才,此处借指诸葛亮。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象征真诚求贤。
从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庸主:平庸无能的君主。
英名:卓越的名声,光辉的声誉。
白日:太阳,象征光明和永恒。
千岁:形容时间长久,永恒。
不殁:永不消亡,永存。
- 翻译
- 百姓陷入苦难,有志之士心中充满愤怒。
难道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贤才,期待着能被三次拜访而出山吗?
那些从容应对世事的英雄豪杰,怎肯屈身于平庸的君主?
他们的英名如同白天的太阳,永远照耀,永不消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士怀抱壮志,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的渴望和不满现实的愤懑。诗中的“王民坠涂炭”暗示着人民遭受苦难,社会动荡不安;“志士怀愤郁”则表现了有志之士内心的痛苦和压抑。"岂无卧龙人"引用了中国古代传说中能够辅佐英雄成就大业的人才,比喻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想待三顾出”则是指等待那位英雄人物出来改变现状,"三顾"源自于刘备三次访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典故。
下半首诗转向了对英名永存的美好愿景。"从容命世豪"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累的态度;“肯为庸主屈”则显示了即便是平凡的君主,也值得这些有才之士俯首称臣。"英名如白日"将个人的美好名声比作明亮如同白昼的太阳,既明亮又不朽;“千岁常不殁”则是希望这份荣耀能够流传千年,不会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以及对英雄人物和英名永存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历史乃至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
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
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
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
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
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