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九渔舟火》全文
- 注释
- 芦洲:长满芦苇的水边陆地。
明:明亮的。
渔人:捕鱼的人。
泊:停泊。
江溟:江面辽阔,水色深暗。
杳不分:难以分辨。
高阁:高楼。
孤雁:独自飞翔的大雁。
光中落:在光亮中落下。
- 翻译
- 芦苇丛中有一点灯光闪烁,知道有渔夫停泊在那里。
江面广阔,水天相接看不清,哪座高楼上的人还在呢?
这时一只孤独的大雁飞过,它应该能看见那光点,知道有人在其中落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芦洲一点明”,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芦苇丛中的点点灯火,暗示着渔舟的存在。次句“知有渔人泊”进一步确认了渔夫正在岸边停泊,让人想象他在静夜中独享宁静的生活。
“江溟杳不分”描绘了江面广阔,水天一色,难以分辨边际,增添了神秘感。诗人接着设问:“谁方在高阁?”引发读者对那未知的高处人物的好奇,可能是一位观者,也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思绪或理想。
最后两句“是时孤雁去,应认光中落”,将视线转向空中,一只孤独的大雁掠过,它或许会误以为那灯火是同伴的信号,从而落下寻找。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孤独者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舟灯火、江面景色和孤雁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梅尧臣的诗风素来清新淡雅,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