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修西方十二时·其六》
《修西方十二时·其六》全文
唐 / 道镜(善导)   形式: 古风

日昳未,浩浩生死诚堪畏。

不取西方迷疾门,尘沙劫海须沉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浩生(hào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日昳(rì yì)的意思:太阳落山之时,日光逐渐减弱,指日头西斜,天将晚时。

沙劫(shā jié)的意思:指被沙尘暴袭击,形容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或破坏。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尘沙劫(chén shā jié)的意思:形容战乱、动荡的时期或环境。

注释
日昳:日昃,指太阳偏西,下午时分。
浩浩:形容广大、众多或深沉的样子,此处指生死的无常和广阔。
生死诚堪畏:生死的变化确实令人害怕。
西方迷疾门:西方可能象征着迷途或危险的方向。
尘沙劫海:比喻充满困难和苦难的境地。
沉坠:沉沦或陷入困境。
翻译
太阳偏西时,生死的无常让人感到畏惧。
不踏上西方那迷失的道路,如同陷入尘沙与劫难的大海,注定沉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高僧道镜所作,名为《修西方十二时·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教理念的坚守和信仰。

"日昳未,浩浩生死诚堪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消长、无常变迁时的心境。"日昳" 指日偏西,即接近黄昏之时,这通常象征着生命的晚暮和死亡的临近。"浩浩生死" 描述的是生与死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种转换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诚堪畏" 表示了诗人对此种自然法则和宇宙真理的崇敬与畏惧。

"不取西方迷疾门,尘沙劫海须沉坠" 这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净土宗派信仰的执着。这里所说的"西方" 指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迷疾门" 可能指的是世间的种种迷惑和病苦,诗人坚持不为这些迷惑所动摇。"尘沙劫海须沉坠" 则象征着世间的无尽苦难,如同大海中的尘沙和劫难,是需要以佛法来渡过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死问题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净土信仰的坚定与向往,以及对于超脱世间苦难、达到心灵解脱的渴望。

作者介绍

道镜(善导)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谒金门·山数尺

山数尺。
江草江波同碧。
晚雨吹风才数滴。
行人心更急。
漠漠疏烟如织。
遮断客愁不得。
肠断故园无信息。
灯花闲手剔。

(0)

如梦令·老插黄花不称

老插黄花不称。
节物撩人且任。
破帽略遮阑,嫌见星星越甚。
不饮。
不饮。
和取蜂愁蝶恨。

(0)

眼儿媚·素娥作意失幽期

素娥作意失幽期。
我自不凭伊。
举杯重叹,帖云微笑,应道人痴。
如今老去无情绪,只有睡相宜。
建溪一啜,木樨数翦,酒醒归时。

(0)

卜算子·生别有相逢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
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
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
却似嗔人不忆他,花露盈盈湿。

(0)

千秋岁·玉林照坐

玉林照坐。
簌簌花微堕。
春院静,烟扉锁。
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
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
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
人不见,愁无那。
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
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

(0)

感皇恩·万绿压庭柯

万绿压庭柯,雨晴烟润。
三尺金猊麝微喷。
百花香暖,酿作九霞仙酝。
祝君如此酒,年年饮。
插额汉貂,垂腰苏印。
趁取如今未华鬓。
三茅兄弟,总有丹台名姓。
蟠桃熟也未,教人问。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