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纱(bì shā)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如碧绿的纱子。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漫书(màn shū)的意思:指没有根据,胡乱编写的书籍或文字。
难说(nán shuō)的意思:难以确定或预测,情况复杂或难以解释
凄切(qī qiè)的意思:形容情感悲伤凄切,感触深沉。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纱灯(shā dēng)的意思:形容心思单纯、纯洁无暇的女子。
书空(shū kōng)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少或没有。
卧病(wò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卧床不起。
银屏(yín píng)的意思:指用来投射影像的银幕或屏风。也用来比喻以文艺方式展示的事物。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中秋节(zhōng qiū jié)的意思:形容家人团聚、欢乐的场景。
- 注释
- 卧病:生病。
独眠:独自睡觉。
无月:没有月亮。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澹照:微弱照耀。
碧纱灯:绿色薄纱做的灯。
银屏:银色的屏幕或镜子。
雪:比喻月光的洁白。
风露:风中的露水,形容秋夜的凉意。
转萧寒:变得更加寒冷。
砧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工具。
凄切:悲凉、凄惨。
伏枕:枕着枕头。
漫书:随意书写。
到晓:直到天亮。
愁难说:愁苦无法表达。
- 翻译
- 病中独睡之人,中秋无月之夜。
微弱的月光透过碧色纱灯,冷冷地映照着银白色的屏幕,如同雪景。
风露渐增寒冷,捣衣声更显得凄凉。
我枕着枕头随意书写,直到天明,心中的忧愁难以言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独自度过中秋节的凄凉情景。开篇“卧病独眠人,无月中秋节”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佳节的无奈。中秋本应是团圆之际,但诗人却因病不能参与,故月亮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温馨光辉。
接下来的“澹照碧纱灯,冷看银屏雪”两句,则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人的孤寂感。碧纱灯的光线淡漠,不及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的明月;而“银屏雪”则是对窗外月色的一种冷淡描述,反衬出室内的凄凉。
“风露转萧寒,砧杵添凄切”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风中带着露水,使得夜晚更加寒冷,而远处传来的砧杵声(即捣衣声),则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增加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伏枕漫书空,到晓愁难说”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病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不易言说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