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药山三咏·其一问道室》
《药山三咏·其一问道室》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骨相岩心已安,松林谈道不胜寒。

习之不会高人意,便作天云瓶水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骨相(gǔ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相貌、气质和骨骼结构,可以显示出他的性格、命运和潜力。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岩心(yán xīn)的意思:岩石中的心脏,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

崭岩(zhǎn yá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岩石高耸、险峻。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题为《药山三咏(其一)问道室》。诗中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松林中与道友探讨佛法的情景,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对道义的执着追求。

首句“骨相崭岩心已安”,以“骨相”比喻修行者的内在精神状态,形容其虽外表坚毅,内心却已达到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这反映了修行者通过长期的修炼,心灵得到了净化,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

次句“松林谈道不胜寒”,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在松林中与道友讨论佛法的情景。松林象征着清幽、静谧的环境,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更是修行者心灵的栖息地。他们谈论佛法,虽然外界可能寒冷,但内心的温暖与智慧的光芒足以抵御外在的严寒,体现了修行者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

后两句“习之不会高人意,便作天云瓶水看”,则表达了对修行过程中的理解与实践的思考。这里的“习之”指的是学习与实践佛法的过程,“高人意”则是指高深的佛法或高明的见解。诗人认为,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或不符合自己理解的情况,不应轻易否定或放弃,而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将这些复杂难懂的概念比作“天云瓶水”,即像天空中的云朵和瓶中的水一样,看似难以捉摸,实则自有其规律与美丽。这表明了诗人对佛法深入理解的态度,以及对修行过程中各种挑战的积极应对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在自然环境中探讨佛法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对外在世界的超然态度,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与实践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六十三韦孟

去王犹讽谏,怀祖重伤情。

谁识有韦孟,人惟说穆生。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八十三邓禹

功臣三十二,佩剑蔼云台。

第一人知否,曾为孝母来。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十九子路

食藜殊列鼎,负米异重茵。

不待今朝养,伤哉昔日贫。

(0)

圣人之孝十首·其四汤

奉先思孝也,不祀岂其情。

以至使亳众,而甘为葛耕。

(0)

答人问忠恕而已矣

南人偏识荔支奇,滋味难言只自知。

刚被北人来借问,香甜两字且酬伊。

(0)

鲍待用挽词四首·其二

去年一笑荔枝园,今岁重来是墓门。

纵有青青旧时树,已看斜日照黄昏。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