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 鉴赏
这首诗以“作奏虽工。宜去葛龚。”为结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于创作与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
“作奏虽工”,意指作品的制作精良,技艺高超。这里的“工”字,不仅指技艺上的精湛,也包含了对作品内涵、形式以及表达效果的全面考量。在艺术创作中,一个作品如果能够做到构思巧妙、手法娴熟、情感真挚,无疑会受到高度的赞誉和认可。
然而,“宜去葛龚”则进一步揭示了对于作品评价的必要性。葛龚,据《后汉书·卷四十六·文苑列传》记载,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此处的“葛龚”被借用来比喻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才华出众的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宜去”二字并非简单的否定或排斥,而是强调了在评价作品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创作者个人才能的赞赏,更应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意义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因此,整句“作奏虽工。宜去葛龚。”传达出了一种平衡的观点:作品的质量和价值应当成为评价的核心,而非仅凭创作者的名声或才华来定论。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艺术欣赏者的一种指导,鼓励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超越表面的技巧和名气,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骏图
连天苜蓿青茫茫,盐车鼓车纷道傍。
肉騣汗血不可常,权奇倜傥晦若藏。
五之六之无留良,如此独步何堂堂。
日三品豆慎所尝,天闲逸气谁能量。
一尺之箠五尺缰,了与辔络俱相忘。
大仆御直俨冠裳,庭前榻上婉清扬。
有诏有诏且勿忙,一洗凡马銮锵锵。
我观此图笔意长,欲言尚寄田子方。
妾薄命
妾肌如玉颜如花,长眉窈窈青山斜。
深闺学成新妇礼,镜鸾不与留年华。
昨朝东邻裁嫁衣,今朝西邻催结缡。
自怜孤灯照春梦,年年风雨梨花时。
不怨父母贫,不恨蹇修拙。
妾生赋命自坎壈,底用閒情写红叶。
千丝万丝霜练光,与谁织作云锦裳。
千针万针两黼黻,与谁佩服朝明堂。
吁嗟妾薄命,薄命可奈何。
失时还自羞,失身羞更多。
妾宁失时无失身,平生分定月下绳。
但把贞心守贞色,肯信婵娟解误人。
贺蛟峰先生得孙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