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落花流水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的美感。
首句“雨花着地燕脂湿”,以“雨花”比喻落花,将花瓣比作红色的胭脂,形象地描绘了花瓣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的情景。这里的“燕脂湿”不仅指花瓣上的水珠,也暗含了花瓣因凋零而显得湿润、脆弱的状态,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次句“风柳飘空帽絮披”,则通过“风柳”与“帽絮”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景象。柳絮随风飘扬,仿佛是空中漂浮的帽子,生动地表现了柳树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姿态。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柳絮比作帽子,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后两句“粉黛纷纷半黄土,蟹螯从此不须持”,进一步深化了对落花流水景象的描绘。前一句“粉黛纷纷半黄土”中的“粉黛”借指落花,暗示了花朵的凋零与土地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后一句“蟹螯从此不须持”则以螃蟹为喻,暗示春天的结束,意味着螃蟹不再需要手持螯足来觅食,隐含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流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对生命易逝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帘洞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
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
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
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
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
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
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
投暄出阳阿,回颜有生理。
远游·其二
神山有威凤,万里求其凰。
十载未能遇,翩然归故乡。
邂逅梧桐阴,锦翼同翱翔。
羽毛耀文采,顾盼生辉光。
竹实既云美,天运亦复昌。
安能老丹穴,而不思明堂。
天风吹红云,灵匹此分张。
岂不念栖息,何以酬文章。
一飞仪虞廷,再飞鸣岐阳。
振羽还神山,比翼游扶桑。
拙哉共命鸟,委曲蓬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