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闲花草,色成各有宜。
君看桃与李,未是岁寒姿。
这首诗由宋代文彦博所作,名为《解》。诗中以花草为喻,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与评价问题。
“勿谓闲花草,色成各有宜。”开篇即点明,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的花草,它们各自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君看桃与李,未是岁寒姿。”接着以桃李为例,指出仅凭外表或一时的繁荣并不能代表其真正的品质,强调了内在坚韧不拔的品格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事物全面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在品质的重视。文彦博借花草的形象,提醒人们不应仅从表面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应深入理解其本质和长远意义。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