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被诏(bèi zhào)的意思:被皇帝诏命,被召唤或指派。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东门(dōng mén)的意思:指离开、出走、辞职等意思。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俊英(jùn yī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聪明才智过人的年轻人。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明路(míng lù)的意思:明确的道路或方向,也可引申为明晰的思路或明确的目标。
秋闱(qiū wéi)的意思:指明主要用于秋季的科举考试。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 注释
- 东门:京城的东门。
骢马: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止行行:停下脚步。
被诏:接到诏令。
秋闱:秋季科举考试。
阅俊英:选拔优秀人才。
三岛:指天上的星宿或仙境。
北极:象征京城的北部。
万灯:形容灯火众多。
国西城:京城西部。
聊假:姑且、暂且。
市井声:市集的喧闹声。
一夜凉风:突然而来的寒风。
阊阖:古代宫门的名称,这里代指皇宫。
- 翻译
- 东门外的骏马停下脚步,皇帝下诏选拔秋季考试的杰出人才。
考场设在遥远的北极之上,万盏灯火照亮了京城西城的道路。
人们在闲暇时借读书作乐,即使地处偏远也能听到市井的喧嚣。
一夜凉风吹过宫门,月亮中似乎有桂树生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子初次进入科举考试的场景,展现了考生们的紧张与期待,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
“东门骢马止行行”一句,以动态的画面描绘士子们匆忙赶赴考试地点的情景,其中“东门”可能指代考场所在之地,“骢马”则形容急促的步伐,显示出一种迫不及待、充满期待的心情。
“被诏秋闱阅俊英”表明这些士子们即将接受国家的选拔和考验,而“秋闱”暗示考试的严肃与紧张气氛,“俊英”则指那些有才华的人物,展现出一种对人才的渴望。
“三岛隔云天北极,万灯明路国西城”两句通过壮丽的地理景观,来衬托考试的重要性和国家的辽阔。其中,“三岛”可能指代海中岛屿,而“北极”则象征着最高点或最远处,“万灯明路”描绘出夜晚考场门前的繁华景象,显示出一种热闹与期待。
“人閒聊假诗书乐,地远还闻市井声”两句则转而描写士子们在等待考试的空隙中,通过交流诗文以消磨时间,同时也能感受到远处市井的声音,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
“一夜凉风起阊阖,月中应有桂枝生”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其中“一夜凉风起阊阖”形容秋天的夜晚,气候转凉,风起云涌,“月中应有桂枝生”则是对明月下桂花可能开放的美好想象,这里桂枝不仅是一种植物,更象征着高洁和清芬。
整首诗通过对考试场景的描绘,以及士子们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科举文化中对知识与学问的重视,以及个人对于成功和认可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其一夏
翠草侵园径。阴阴夏木,鸣鸠相应。
纵目江天,窈窈雨昏烟暝。
屋角黄梅乍熟,听落颗、时敲金井。深院静。
闲阶自长,花砖苔晕。
楼居簟枕清凉,尽永日阑干,与谁同凭。
旧社鸥盟,零落断无音信。
辽鹤追思旧事,向华表、空吟遗恨。萦念损。
休怪暮年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