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登座(dēng zuò)的意思:指登上宝座或高位,担任重要职务。
多累(duō lèi)的意思:非常辛苦,非常劳累
故居(gù jū)的意思:指已故名人的居住地,也泛指已故人的住所。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金地(jīn dì)的意思:指非常富有的地方或者环境。
内学(nèi xué)的意思:指在国内学习,不去国外学习。
儒墨(rú mò)的意思:儒墨指的是儒家和墨家,是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观点或立场之间的对立。
深房(shēn fáng)的意思:指不容易进入或逃离的险要之地。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辋水(wǎng shuǐ)的意思:辋水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辋”指的是古代用于牵引车辆的车轮,而“水”则表示水流。辋水的基本含义是指车轮在水中转动,形容车轮转动非常顺畅。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云泉(yún quán)的意思:云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宏亮洪亮,像云气和泉水一样响亮清脆。
宗道(zōng dào)的意思:宗道指的是宗教的信仰和道德准则。
座客(zuò kè)的意思:指没有固定工作或职责的人,常常在别人的家里或场所做客。
- 注释
- 儒墨:儒家和墨家思想。
兼宗:同时尊崇。
云泉:云雾缭绕的山泉。
旧庐:古老的居所。
寂寞:空寂无人。
辋水:辋川之水。
纡馀:曲折流动。
内学:内心的修炼。
销:消除。
多累:许多烦恼。
西林:西方的树林, 指简静之地。
故居:过去的住所。
深房:深宅。
春竹老:春天的竹子已经老去。
细雨:小雨。
夜钟疏:夜晚钟声稀疏。
陈迹:旧日遗迹。
金地:比喻富饶之地。
遗文:遗留的文献。
石渠:古代藏书之处。
登座客:来访的客人。
蔡邕书:蔡邕(东汉学者)的著作。
- 翻译
- 他兼修儒墨之道,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山泉旁的旧屋。
如今的盂城空荡寂静,辋水独自流淌着它的曲折。
内心修炼已去除许多烦恼,我更向往西林的简静生活。
深宅内竹子已老,细雨中夜晚的钟声稀疏。
昔日的辉煌遗迹仍留在金色的土地上,珍贵的文献保存在石渠之中。
我不知还有谁能像蔡邕那样,坐在这里研读这些古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寺的宁静与古朴,充满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儒墨兼宗道"表明这里曾经是儒家和墨家学说的传承之地,而现在则变成了佛教的修行之所。"云泉隐旧庐"则形象地描绘出寺院深藏于山林之间,泉水潺潺,环境清幽。
"盂城今寂寞"中的“盂城”可能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或许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现在的冷清与废弃。"辋水自纡馀"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水流曲折,显得非常悠闲。
"内学销多累"可能指的是寺院内部的佛学研究已经减少,不再像过去那样繁忙和热闹。"西林易故居"则表明诗人对于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情感。
"深房春竹老"描绘出春天里竹子在深邃的房间外生长得郁郁葱葱,而"细雨夜钟疏"则是夜晚时分,细雨绵绵之中,寺院里的钟声显得格外清晰。
"陈迹留金地"可能指的是过去文化遗产的痕迹依然保留在这片土地上,而"遗文在石渠"则是对古代文献或碑刻等遗存的赞颂,它们至今仍保存于石质的水道之中。
最后两句"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的人的好奇。这里提到的“蔡邕书”可能是指东汉时期蔡邕的书法作品或其他文献,而“不知登座客”则是在询问哪位学者或游客能够真正领略并珍视这样的文化宝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佛寺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怀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吕衡州八郎中
今朝血泪问苍苍,不分先悲旅馆丧。
人送剑来归陇上,雁飞书去叫衡阳。
还家路远儿童小,埋玉泉深昼夜长。
望尽素车秋草外,欲将身赎返魂香。
送陆畅归江南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誇映秀士群。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