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孝王(xiào wáng)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尊敬父母、孝顺的行为。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作吏(zuò lì)的意思:指担任官吏或从事官僚职务。
- 注释
- 忠孝王家:指某个忠孝王府。
千柱宫:规模宏大、有众多柱子的宫殿。
东坡:苏轼的别号,这里指苏轼本人。
作吏:担任官职。
五年中:在那五年的时间里。
中和堂:可能是宫殿或官署中的一个厅堂,取名'中和',寓意和谐。
东南颊:方位,可能指的是中和堂的位置或者东坡的座位在东南角。
人间万里风:形容广阔的世间风土人情。
- 翻译
- 忠孝王府中的千柱宫,
苏东坡在那里担任官职五年间。
- 鉴赏
这两段文字分别摘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但并非出自同一首诗。第一段“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这句话描述了苏轼在四川任职期间,居住在成都忠孝王家千柱宫内,感受到了中和堂特有的东南方向的微风,这股风给人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段文字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诗句,但也展现了苏轼对热夏天气的描述以及他个人对于酷暑难耐的心情。其中提到的“中和堂”与第一段相呼应,都是他在成都居所中的景象描写。“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乘船旅行时,对远方某个地方或情境的突然怀念。
苏轼的文笔雄浑、意象丰富,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经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
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满江红·其三寿季父七十
安乐窝中,庆华发、苍颜七十。
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寿,只今人饮贤人德。
更一年、两度腊嘉平,垂弧夕。华堂上,灵椿匹。
兰庭下,孙枝七。望芹翁次第,年超八秩。
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
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
西江月慢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木兰花慢·其二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