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在家中静养,因身体不适而迟迟未见访客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孤独而又宁静的生活状态。
首句“年老安居养病身”,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当前的状态——年事已高,选择安逸地生活,同时身体欠佳,需要静养。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流露出一种岁月沧桑后的平静与无奈。
次句“日高犹自未逢人”,进一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寂静。随着太阳升高,却仍未有人来访,这不仅反映了主人公的孤独,也暗示了外界与他的疏离,或许是因为疾病或年龄带来的不便,使得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稀少。
第三句“怕寒起坐烧松火”,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面对寒冷,主人公起身点燃松木火炉,这一动作既是为了抵御严寒,也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松火的温暖,或许象征着内心的慰藉与希望,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最后一句“一曲樵歌隔坞春”,以远山之中的樵夫歌声作为背景音符,将画面推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通过“隔坞春”这一意象,表达了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寓意着即便身处困境,心中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晚年面对疾病与孤独时的心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让人深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其四
此乡之人气量窄,我独觉子神充实。
十日不一见颜色,时复看云泪沾臆。
感时抚事增惋伤,人生会合不可常。
草閤柴扉星散居,不道故人无素书。
素书一月凡一束,纸长要自三过读。
故人相见未从容,令我心中苦不足。
寒雨飒飒枯树湿,欲往城南忘南北。
感君意气无所惜,昔者相过今不得。
此心烱烱君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