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名为《送郭参军赴绛州》。从内容上看,诗中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登车君莫望,故绛柳条春。”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即将启程的场景,诗人劝告郭参军不要回头眺望,因为绛州的柳树在春天依然繁盛,暗示着友情长存。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郭参军未来的美好祝愿。蒲泽(今山西河津)是古代知名的水泽之地,胡雁则是北方地区常见的大鸟,诗中用来比喻郭参军能在异乡也能遇到知音;而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晋人指的是古代晋国的人,这里代表了郭参军将会在新环境中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这两句表达了对郭参军年轻气盛的赞美以及诗人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佐军指的是郭参军可能担任的军职,髯(即胡须)尚短意味着他正值青春年少;掷地思还新则是说诗人对这次分别仍然怀念,觉得分离的日子犹如昨日。
“小谢常携手,因之醉路尘。”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与郭参军在一起时的情景,以及送别后的感受。小谢可能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小谢常与他们携手同行,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因之醉路尘,则是在送别之后,诗人心中充满了离愁,以至于在归途中酒醉,不再注意脚下的尘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友情深切感怀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云开昼景天如彻,华气隔檐午风热。
一春桃李总无言,故故墙阴喧百舌。
主人喜懒因炎蒸,嬴得肝肠似冬雪。
餍向卢生七碗馀,强胜真妃玉如咽。
兼买陋仆不解书,柿屋破残荒架帙。
竹里初携玉版师,垆头乞火自煎啜。
欣对秋水与马蹄,清磬寥寥结车辙。
昨春镇日好潜行,拾归霞片补衣裂。
陂塘五月苦行人,荔枝红滴杜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