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往 年 与 刘 元 忠 诸 公 寻 春 夜 归 今 兹 卧 病 感 而 成 篇 宋 /郑 獬 已 醒 又 醉 倦 游 客 ,乍 雨 却 晴 寒 食 天 。共 系 紫 骝 芳 树 下 ,却 随 红 烛 落 花 前 。层 城 已 报 黄 金 锁 ,外 苑 犹 贪 碧 草 眠 。明 月 春 风 依 旧 好 ,竹 溪 散 尽 酒 中 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草(bì cǎo)的意思:形容草地绿得非常鲜艳。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旧好(jiù hǎo)的意思:指旧时的友好关系或旧时的美好回忆。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食天(shí tiā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奢侈,不知节制。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竹溪(zhú xī)的意思:指清幽的竹林和溪水,形容环境幽静、清新。
紫骝(zǐ l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华出众。
醉倦(zuì juàn)的意思:形容饮酒过量或疲劳过度而感到非常疲倦。
- 翻译
- 醒来又醉的游子,寒食节忽雨忽晴的天气。
一同牵马在芬芳的树下,随后又在落花前陪伴红烛。
城楼已传来金锁的消息,但外苑的人还在贪恋绿草的安眠。
明月春风依旧美好,竹林小溪边,酒中的仙人已散去。
- 注释
- 已醒:已经醒来。
又醉:再次喝醉。
倦游客:疲倦的旅人。
乍雨:突然下雨。
却晴:接着放晴。
寒食天:寒食节(清明前一天)。
共系:共同牵系。
紫骝:紫色的骏马。
芳树下:香气四溢的树下。
却随:随后跟随。
红烛:红色的蜡烛。
落花前:落花的地方。
层城:高大的城楼。
黄金锁:象征权力或富饶的金锁。
外苑:宫苑之外。
碧草:青翠的草地。
明月春风:明亮的月光和温暖的春风。
依旧好:依然美好。
竹溪:竹林小溪。
酒中仙:醉酒如仙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共游赏春的美好时光,与现今因病无法再享春景的对比。首句“已醒又醉倦游客”写出了诗人对过去欢聚的回味,既有醉意,又有疲倦的旅人之感。次句“乍雨却晴寒食天”描绘了天气变化,暗示了时光流转,寒食节的氛围也增添了淡淡的哀愁。
“共系紫骝芳树下”回忆了众人牵马驻足于花树下的情景,温馨而富有诗意。“却随红烛落花前”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场景,红烛与落花相映,增添了离别与感伤的情绪。接下来,“层城已报黄金锁”暗指时光如梭,宫殿的金锁仿佛在宣告岁月的无情流逝,而“外苑犹贪碧草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春日草地的怀念。
尾联“明月春风依旧好,竹溪散尽酒中仙”以明月春风和竹溪酒仙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春光和昔日欢乐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卧病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状况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鹿社为冯泰氏二首·其二
夸士吝浮荣,达人慕奇胜。
庞公栖鹿门,蒋诩辟羊径。
眷兹螺山幽,龙湾夹澄莹。
笙鹤时纡回,骊珠夜辉映。
即事寡喧豗,抚化成嘉咏。
既伸仲长志,宁浅康乐兴。
良辰集我友,投分适所性。
大业互切劘,玄言复印證。
扪萝拾紫芝,悠然与心称。
长啸倚崇阿,鸾音满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