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雁从南转,边风自北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草檄(cǎo xí)的意思:指出征或呼召士兵的公文。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国步(guó bù)的意思:指国家的步伐,特指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候雁(hòu yàn)的意思:指秋天时候雁群南飞,预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冬天的临近。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铭功(míng gōng)的意思:铭记功绩,永远怀念。
拟待(nǐ dài)的意思:拟:模仿;待:等待。指按照某种情况或事物的特点,进行模拟或等待。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亭障(tíng zhàng)的意思:亭障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亭子前面设有栏杆,表示有人在亭子中休息或保护亭子不受侵扰”。引申意义为保护或阻挡外来的侵害。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扬旌(yáng jīng)的意思:扬旌是指高举旗帜,表示昂扬奋发的意思。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玉河(yù hé)的意思:指银河,比喻辽阔无垠的宇宙。
枕戈(zhěn gē)的意思:枕着戈,指着戈枕头而睡,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或备战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归参军体之使居庸》。诗中描绘了参军出使居庸关时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情感。
首联“参军初奉使,早发玉河隈”,点明了出使的背景和时间,参军在清晨出发,玉河隈的景色为出征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严。
颔联“雪尽关山路,天低龙虎台”描绘了出征途中的自然景观,雪已消融,关山路上一片清新,天空仿佛与龙虎台相连,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
颈联“扬旌海树断,驱马塞云开”进一步展现行军的壮观场面,旌旗飘扬,仿佛断开海树,战马奔驰,驱散了边塞的云雾,展现了军队的雄壮气势。
尾联“晓色城头月,春声笛里梅”则将视角转向夜晚,城头月色与笛声中的梅花相映成趣,既表现了出征的艰辛,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中间四联“沙场莽迢递,亭障郁崔嵬。候雁从南转,边风自北来”描绘了战场的辽阔与险峻,以及边疆特有的自然景象,通过候雁的南迁和边风的北来,暗示了战争的持续与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联“枕戈忧国步,草檄见君才。拟待铭功日,长缨系敌回”表达了对参军的深切关怀与期望,希望他能以满腔热血保卫国家,待到胜利之日,能够挂上长缨,将敌人擒获,为国建功立业。
整首诗通过对出使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参军的英勇与忠诚,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深忧虑和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夏日避暑
故园避暑,爱繁阴翳日,流霞供酌。
竹影筛金泉漱玉,红映薇花帘箔。
素质生风,香肌无汗,绣扇长闲却。
双鸾栖处,绿筠时下风箨。
吹断舞影歌声,阳台人去,有当年池阁。
佩结兰英凝念久,言语精神依约。
燕别雕梁,鸿归紫塞,音信凭谁托。
争知好景,为君长是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