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僧从事文字禅三首(其二)”为题,出自宋代诗人释德洪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佛教思想。
首句“一麟众角失精彩”,以“麟”(传说中的神兽)喻指卓越或非凡之人,而“众角”则代表众多平凡之物。通过对比,强调了卓越者在群体中的独特性和光芒。接着,“失精彩”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在众多平凡事物的衬托下,卓越者的特质和成就显得更加耀眼。
次句“尺璧千崖发耿光”,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这里将“尺璧”(价值连城的玉器)比作卓越者的成就,而“千崖”则象征着周围众多的平凡事物。通过“发耿光”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卓越成就在众多平凡背景下的突出与闪耀。
后两句“借面北人无四目,独馀方寸是慈祥”,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卓越者的特点。前一句“借面北人无四目”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卓越者在某些方面可能与众不同,甚至超越常人。这里的“面北人”可能暗指那些在特定领域有着独特见解或能力的人,而“无四目”则暗示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拥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或理解力。后一句“独馀方寸是慈祥”则表达了卓越者内心的善良与慈悲,即使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对他人温暖与关怀的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卓越者与平凡者的对比,以及对卓越者内在品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卓越与善良并存的美好愿景。诗中寓言式的表达,既富有哲理,又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芦花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伊人欲呼何处?
有小舟、撑出水天间。
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
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乌夜啼
寒乌哑哑啼夜霜,南邻北邻愁夜长。
梦中机杼见颜色,觉来血泪沾衾裳。
男儿有身自何处,三年不见萱花树。
春草遥瞻西日斜,长江自逐东流去。
江流暮草悲复悲,年年陌上送春迟。
欲凭青鸟问王母,可有瑶池相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