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其三》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其三》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操行不慎,坐取终身忧。

发言一不思,或为万世羞。

过小莫吝改,进德勿厌脩。

谁能百无为自致孔与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慎(bù shèn)的意思:不小心、疏忽

操行(cāo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举止。

发言(fā yán)的意思:发表言论或意见;说话;表达观点。

进德(jìn d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自致(zì zhì)的意思:自己努力奋斗,依靠自己实现目标。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文学家方孝孺之手,名为《杂诗四首赠林嘉猷》的第三首。方孝孺以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见长,此诗亦不例外。

诗中开篇即强调了行为与品德的重要性,“操行一不慎,坐取终身忧。”意指一个人若在行为上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一生的忧虑和困扰。接着,“发言一不思,或为万世羞。”则提醒人们在说话之前应深思熟虑,否则可能留下难以挽回的耻辱。

“过小莫吝改,进德勿厌脩。”这两句鼓励人们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追求品德的提升和完善,不应因小错而犹豫不决,也不应满足于现有的道德水平,而应持续努力,精益求精。

最后,“谁能百无为,自致孔与周。”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做到百事无为,达到孔子和周公那样高尚道德境界的人的敬仰之情。孔子和周公是中国古代道德典范,代表着最高的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方孝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和强烈呼吁,强调了行为与言语的重要性,以及持续自我完善、追求高尚道德境界的必要性。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二皇夏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扫地唯尊。揖让展礼,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0)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其六配帝舞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

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0)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十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

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

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

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0)

当对酒

对酒心自足,故人来共持。

方悦罗衿解,谁念发成丝。

徇性良为达,求名本自欺。

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

(0)

州名诗

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

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

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益友能孰存。

(0)

四色诗四首·其三

素鳞飏北渚,白水杜南宛。

献环润玉塞,归珠照琼辕。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