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还山(hái shān)的意思:指被逐出的人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可比喻恢复原状或解决问题。
镜湖(jìng hú)的意思:指湖泊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形容湖泊平静如镜。
菱唱(líng chà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乌乌(wū wū)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深厚。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月夕(yuè xī)的意思:指在月圆之夜,指月光明亮的夜晚。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奏曲(zòu qǔ)的意思:指按照既定规则和步骤进行的演奏,比喻按照一定的规律或程序进行的行动或事情。
- 翻译
- 在上峡听到竹枝的乐声,进入秦国听见乌乌的叫声。
音乐还未演奏完毕,悲伤的泪水已经湿润了脸颊。
回到山中,在清风明月下,镜湖上传来菱歌的旋律。
虽然没有远行的感慨,但年华老去,人生也如同走到了尽头。
- 注释
- 上峡:地名,可能指长江上游的某个峡谷。
竹枝:古代的一种民间歌曲。
乌乌:鸟鸣声,这里可能象征哀愁或不祥的声音。
奏曲:演奏音乐。
涕泪:眼泪。
凄已濡:形容悲伤得泪水涟涟。
还山:返回山中。
风月夕:清风明月之夜。
菱唱:采菱女的歌声。
镜湖:泛指清澈如镜的湖泊。
远游感:对远方的思念或感慨。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
穷途:人生的终点,困厄或无路可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六首(其四)》。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在上峡听到的竹枝乐和入秦时听见的乌乌声,表达了旅途中的情感变化。音乐旋律未完,诗人已泪流满面,显示出深深的哀愁。回到家乡后,在风月之夜,镜湖上传来菱歌,然而即使身处故乡,诗人也感到人生的无常,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前途迷茫,如同“白首亦穷途”。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草篇
有客劝除草,草去眼中净。
梵志反著袜,一国皆通病。
颊上著三毛,精神乃殊胜。
微云点太虚,不碍天宇莹。
芳草有佳色,难与俗士订。
曾著骚人经,屡勤才子咏。
因依仲蔚门,缭绕渊明径。
不入膏粱观,唯契山林性。
吾家北窗下,旷土勿畦町。
花草随意生,红绿同一盛。
晨露共明蠲,夕烟相掩映。
既傍竹阴清,又连苔色静。
微薰入衣屦,馀润侵筑磬。
终日坐其间,心清神气定。
诗酒颇相关,世事不足听。
从渠笑吾痴,此意未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