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昔》
《感昔》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古郡峰峦拥,吾家望最奇。

水疑无去处,树少不阴时

岘首名犹在,西州意自悲。

典刑风景,宁复后人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去处(qù ch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可以停留或归宿的地方。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岘首(xiàn shǒu)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首先受到攻击的地方。

阴时(yīn shí)的意思:指阴暗的时候,比喻困难时期或逆境。

翻译
古老的郡城被山峰环绕,我家的视野最为奇特。
水流似乎没有尽头,树木稀疏难以形成阴凉。
岘首山的名声依旧,西州的心情却充满哀伤。
典范和景色,还能被后人了解多少呢?
注释
峰峦:山峰。
拥:环绕。
吾家:我家。
望:视野。
奇:奇特。
水:水流。
疑:似乎。
无去处:没有尽头。
树少:树木稀疏。
不阴时:难以形成阴凉。
岘首:岘首山(历史地名)。
名:名声。
犹在:依旧。
西州:西州(泛指某地)。
意自悲:心情哀伤。
典刑:典范。
风景:景色。
宁:岂能。
复:再。
后人知:后人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名为《感昔》。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无限哀伤。

"古郡峰峦拥,吾家望最奇。"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被连绵山峦环抱的古老郡县的景象,而诗人的家乡就在这片奇特壮丽之地。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情感。

"水疑无去处,树少不阴时。" 水流似乎迷失了方向,无处可去;而树木稀少,即使到了阴凉的时间也不足以带来浓荫。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孤独。

"岘首名犹在,西州意自悲。" 岘首即指山之巅,而这里是指某个著名的地方,这个地方虽然名字还在,但对于曾经繁华的西州来说,现在却只能引起无尽的哀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状况的悲凉。

"典刑与风景,宁复后人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传统和自然风光的珍视,以及担忧这些宝贵遗产是否能够为后人所了解和珍惜。在这里,“典刑”指的是历史上的法规、制度以及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故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奈与哀伤。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是否能够被后世所了解和传承的担忧。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城卜值重午

海上旌旗满,人间令节临。

乱离天不顾,樽酒我何心。

井邑炎烟遍,村墟杀气深。

逃移思骨肉,何处觅来音。

(0)

和放棹即景兼述怀三首·其三

尘外黄金贱,尊中白发微。

昔贤多遁世,老我巳忘机。

明月如堪约,白云何日归。

浮云应勘破,吾欲问渔矶。

(0)

送陈佩昌赴龙游博士二首·其一

剑水闻名日,燕台会面年。

文场淹白首,世业只青毡。

夜雨弦歌静,秋风苜蓿鲜。

知君敦古谊,志不在腾骞。

(0)

和陈石亭早梅之什

才见阳和转,相将风信催。

似搀春色至,特向主人开。

景较兔园早,诗同何逊才。

独怜亭上石,欠我共徘徊。

(0)

和郭杏冈别业八首·其七

沃壤平林接,虚堂曲径通。

薜萝淡幽翠,篱菊艳寒丛。

散食留山鸟,收芸辟蠹虫。

野情真自喜,无事入城中。

(0)

常山喜得家信三首·其一

此日逢家信,千金喜更真。

客瞻异乡月,人别故园春。

安稳无馀望,康强有老亲。

拳拳寸草意,感激戴苍旻。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