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迎袂爽,散去郁人暄。
峰翠凝云薄,林丹缀露繁。
切景吟龙塞,悬清爱鸟暾。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骖驔(cān dià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的样子。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开朗(kāi l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开朗、快乐。
龙塞(lóng sāi)的意思:形容河流湍急,水势汹涌澎湃。
鸣条(míng tiá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嘹亮。
凝云(níng yún)的意思:指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密集的云团。
七萃(qī c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众多,数量繁多。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翊卫(yì wèi)的意思:支持和辅助,帮助和保护
郁人(yù rén)的意思:指人的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此诗描绘了北地之风带来的独特景象与感受。首句“北地风添劲”点明了地点与气候特点,北风凛冽,增添了强劲的力量。接着,“鸣条叫野原”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草木的声音,仿佛整个田野都在回应这北风的呼唤。
“送来迎袂爽,散去郁人暄”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北风带来清凉舒爽的感觉,后句则暗示了风散去后,气温回升,使人感到闷热。这种冷暖交替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北地风的独特魅力。
“峰翠凝云薄,林丹缀露繁”转而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山峰在薄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翠绿,树林中挂满露珠,色彩斑斓,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骖驔森七萃,翊卫列千屯”可能是指远处的山峦或城市,用“骖驔”形容其连绵不绝,用“七萃”和“千屯”形容其众多,既展现了壮观的景象,也暗示了作者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切景吟龙塞,悬清爱鸟暾”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切景”即眼前的景致,“龙塞”可能指边塞之地,这里用以强调边疆的壮丽与神秘。“悬清”和“爱鸟暾”则体现了诗人对清新空气和自然之美的喜爱。
最后,“烟岚开朗处,浓叠故山存”描绘了在开阔之地,烟雾缭绕,但远处的山峦依然清晰可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印象和对故乡山川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地风带来的独特景象与感受,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道人画手真三昩,力挽春风与游戏。
露枝烟蕊忽嫣然,自得工夫畦径外。
由来黑白无定姿,浓淡间错相参差。
炯如落月耿寒影,翳若宿雾含疏枝。
群芳种种徒繁缛,脱略丹青尤拔俗。
妙质聊资陈氏煤,幽姿好伴文生竹。
世呼墨竹为墨君,此花宜称墨夫人。
铅华不御有馀态,世间颜色皆非真。
年来妙观齐空色,天花时露真消息。
试烦幻出数千枝,不费梁溪一丸墨。
舍棹湓浦城,税驾柴桑里。
缅怀靖节翁,衡宇兹避世。
乞食虽甚贫,折腰肯为米。
陶然傲羲皇,独得醉中意。
三径不愿馀,五斗聊自诔。
优游晋宋间,俯仰无可愧。
若人骨已朽,凛凛有生气。
斜川尚环流,层城亦秀峙。
如何高世士,庙貌乃颓圮。
谁将一觞酒,荐此菊与杞。
朗咏归来辞,感叹成坐起。
未游漱玉亭,先诵东坡诗。
手持芙蕖跳下清泠中,疑非谪仙不能为此词。
后翁三十年,我亦游于斯。
飞桥已堙没,故迹多推移。
空馀高岩与深谷,落日惨淡松风吹。
白龙依旧出青峡,散沫下作清涟漪。
古来陵谷会迁变,况乃景物资人为。
云间滟滟吐寒月,清光不减翁当时。
相望一世发孤笑,坐使万古生长悲。
庐阜秀江南,凝结尽云母。
泉源乃云腴,甘冽固其所。
悬为瀑布垂,蹙作龙鸾舞。
交流涧谷中,厥味皆钟乳。
僧坊有能事,致远劳汲取。
凿石为通渠,计里不计步。
回环绕山麓,高下映檐庑。
蜿蜿虹腰转,溜溜螭头吐。
沛然饮濯馀,灌溉及园圃。
谁将创物智,作此济众祖。
暂劳逸则永,心一力乃举。
岂惟小物然,万事尽如许。
吾道何其衰,寤寐慨思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