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门》
《御门》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禁门咨庶事,常朝接群彦。

银蟾尚馀光,莲漏初停箭。

慄慄切独惧,鱼鱼偕众选。

岂其进退,实以资匡赞

平文石陛,净洁龙书案。

勖哉亮采俦,伫尔嘉言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朝(cháng cháo)的意思:常常朝拜或向上级恭敬请安。

嘉言(jiā yán)的意思:美好的言辞或赞美的话语

禁门(jìn mén)的意思:指禁止进入的门,比喻不容许外人进入或参与。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净洁(jìng jié)的意思:指纯净无暇、清洁无瑕。

匡赞(kuāng zàn)的意思:指为正义而发表支持或赞扬的言辞。

莲漏(lián lòu)的意思:比喻时间流逝得很快,就像莲花开放一样迅速。

亮采(liàng cǎi)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容貌美丽动人。

龙书(lóng shū)的意思:指具有极高价值或极高水平的书籍。比喻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书籍。

旅进(lǚ jìn)的意思:指旅行或行走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平文(píng wén)的意思:平实的文字,不加修饰的文辞。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书案(shū àn)的意思:指书籍和案头,表示读书学习的场所。

坦平(tǎn píng)的意思:形容心境平和,没有烦恼和负担。

文石(wén shí)的意思:指书籍和文献,也可指碑文和铭文。

以资(yǐ zī)的意思:用作为资本或资料。

银蟾(yín chán)的意思:指月亮。形容月亮的明亮光彩。

龙书案(lóng shū àn)的意思:指文书、文件等内容详尽、繁杂的案卷。

文石陛(wén shí bì)的意思:指文化水平高、才华出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御门接见群臣的场景,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合作。首句“禁门咨庶事”点明了皇帝在宫禁之中咨询政务,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处理。接着“常朝接群彦”则描绘了皇帝定期接见大臣,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互动。

“银蟾尚馀光,莲漏初停箭”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银蟾,其余光照耀着宫廷,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莲漏”则是古代计时工具,这里指时间的流逝,“初停箭”暗示时间的短暂,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决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慄慄切独惧,鱼鱼偕众选”中的“慄慄”形容内心的紧张和忧虑,而“鱼鱼”则可能是指大臣们排列整齐、有序地进入宫殿,象征着秩序和规矩。这两句通过对比个人的忧虑和集体的行动,展现了君主在重大决策面前的谨慎与臣子们的配合与支持。

“岂其旅进退,实以资匡赞”表明了君主并非独自行动,而是依赖于群臣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治理国家的关系。

“坦平文石陛,净洁龙书案”描绘了皇宫内的景象,文石陛象征着道路的平坦和尊严,龙书案则代表了皇帝的权威和文书工作的严谨。这两句强调了皇宫作为权力中心的庄重与秩序。

“勖哉亮采俦,伫尔嘉言荐”是对群臣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够发挥聪明才智,提出有益的建议,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句话表达了君主对臣子的期待和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清朝皇帝在处理国家事务时的庄重与谨慎,以及与群臣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体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入元襄王第诗

伏轼窥东苑,收泪下玉桥。

昔时方毂处,于今共寂寥。

夹池犹袅袅,仙榭尚迢迢。

一同西靡柏,徒思芳树萧。

(0)

将进酒

洛阳轻薄子,长安游侠儿。

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

(0)

咏椅桐诗

亭亭椅桐,郁兹庭圃。翠微疏风,绿柯荫宇。

(0)

襄阳儿童为山简歌

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䍦。

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

(0)

拟四愁诗四首·其一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

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永慕。

(0)

古步出夏门行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

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