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晴须耐,神劳睡却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猎 桥 午 憩 坐 睡 宋 /杨 万 里 路 是 山 腰 带 ,苔 为 石 面 花 。隔 溪 闻 鸟 语 ,疏 竹 见 人 家 。雨 足 睛 须 耐 ,神 劳 睡 却 佳 。睡 魔 推 不 去 ,知 我 怪 新 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面花(miàn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表美丽而短暂,不经久耐用。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睡魔(shuì mó)的意思:指困倦、疲惫的状态,形容人感到非常想睡觉。
新茶(xīn chá)的意思:指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也用来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近得到的消息。
腰带(yāo dài)的意思:比喻重要的东西。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 翻译
- 山路如同腰带环绕,青苔点缀石头如花。
隔着溪流能听到鸟儿鸣叫,稀疏的竹林中可见农舍人家。
雨后天晴需有耐心等待,精神疲惫时睡眠最为美妙。
想睡又难以驱赶,只因知道我怕喝新茶。
- 注释
- 路:山路。
是:如同。
山腰:山的腰部。
带:环绕。
苔:青苔。
为:作为。
石面:石头表面。
花:装饰。
隔:隔着。
溪:小溪。
闻:听到。
鸟语:鸟儿的叫声。
疏竹:稀疏的竹子。
见:看见。
人家:住家。
雨足:雨后充足。
晴须:天晴需要。
耐:耐心。
神劳:精神疲劳。
睡却佳:睡眠最好。
睡魔:困倦的感觉。
推不去:难以驱散。
知:知道。
我:我。
怯:害怕。
新茶:刚泡的新茶。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小憩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宁静。
首句“路是山腰带”,以路比喻为山间的装饰,既形象地表达了山路蜿蜒曲折,又蕴含着一种柔美之意。紧接着,“苔为石面花”则将苔藓覆盖的岩石比作绽放的野花,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更透露出一份淡雅的情趣。
“隔溪闻鸟语,疏竹见人家”两句,通过隔溪远听鸟鸣和稀疏的竹林间隐约可见的人家,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与自然共融的意境。这里的“隔溪闻鸟语”不仅传达了声音的穿越,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想象。
“雨足晴须耐,神劳睡却佳”则转折出一幅在阴雨中等待天晴、心灵得到休憩的情景。“雨足”、“晴须耐”表明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与期待,而“神劳睡却佳”则透露出疲惫之余得以安寝,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最后,“睡魔推不去,知我怯新茶”两句,通过描写难以入眠的状态和对新泡茶水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在午休时分的心境。这里的“睡魔”形象地表现了困倦与抗拒,而“怯新茶”的提及,则是诗人对于清醒感官体验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小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夜饮别徐氏
仲月玄鸟集,蚯蚓蟠于庐。
朅从徐氏饮,置酒临中除。
明月一何光,众星烂高虚。
中有参与商,相望憯不舒。
人生虽有欢,讵得常相于。
夷犹广庭内,恻恻掺子袪。
哲人重明德,迈士怀离居。
离居谅复合,行矣慎所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