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夜 用 人 韵 宋 /郑 刚 中 散 员 居 事 外 ,罪 籍 比 刑 馀 。敢 歉 山 樊 热 ,惟 惊 岁 月 除 。城 楼 传 漏 远 ,河 汉 晓 星 疏 。兀 坐 穷 清 景 ,明 朝 晓 看 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传漏(chuán lòu)的意思:传递消息时泄漏出去,指消息传播不稳定或泄露。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散员(sàn yuán)的意思:指解散、解聘的员工或队伍。
山樊(shān fán)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本领或学问较高,能力强,有造诣。
事外(shì wài)的意思:指不与某件事情有关,与之无关。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罪籍(zuì jí)的意思:指犯罪或犯错误而留下的记录或痕迹。
- 翻译
- 我闲散地居住在郊外,如同被贬之人与刑罚为伍。
我不敢叹息山中的炎热,只惊异于时光的流逝。
远处城楼传来更漏声,夜晚的河汉上星星稀疏。
独自坐着欣赏这清冷的夜景,期待明天清晨读书时分。
- 注释
- 散员:闲散的人。
居事外:居住在郊外。
罪籍:被贬的身份。
刑馀:受过刑罚的人。
敢叹:不敢叹息。
山樊:山中的隐居生活。
热:炎热。
岁月除:时光流逝。
城楼:城楼上的更楼。
传漏:报时的更漏声。
远:从远处传来。
河汉:银河。
晓星:破晓时的星星。
疏:稀疏。
兀坐:独自坐着。
穷清景:欣赏清冷的景色。
明朝:明天清晨。
晓看书:早晨读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夏夜用人韵》,描绘了诗人在闲散的官职中度过夜晚的情景。首句"散员居事外"表达了诗人作为闲散官员,远离事务的境况,"罪籍比刑馀"则暗示自己仿佛身处刑余之人般清闲。接着,诗人感慨"敢叹山樊热",虽然生活简单,但并未感到山居生活的困苦,反而对时光流逝感到惊讶,"惟惊岁月除"。
夜晚,诗人独坐城楼,听远处传来更漏声,"城楼传漏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他抬头望见稀疏的晓星,"河汉晓星疏",进一步渲染了夏夜的清凉和寂静。在这样的清景中,诗人兀自静坐,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明朝晓看书",透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间与知识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海潮
春冰初泮,长川汹涌,桃花碧涨波澜。
海若幸临,冯夷自笑,灵源退鹢来还。涂抹兴兰珊。
便截断悬流,拨转机关。
回首人间底事,胶扰蚁循环。蘧蘧世梦惊残。
顾云间岫幌,月贲山颜。
芳草藉茵,森松偃盖,峰峦耸碧阑干。天地许多宽。
方自在无拘,心契金兰。
寄语功成事遂,佳处莫盟寒。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其十一十一月
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
黑黍可酿酒,在牢羊豕肥。
东邻有一女,西邻有一儿。
儿年十五六,女大亦可笄。
财礼不求备,多少取随宜。
冬前与冬后,昏嫁利此时。
但愿子孙多,门户可扶持。
女当力蚕桑,男当力耘耔。
贺新郎.寿李西隐馆于李氏
今日知何日。听瑶池、西来青鸟,密传消息。
阿母临行宣曼倩,留取蟠桃休吃。
因则甚、鸾骖未出。
约待西方无量寿,贺西家、大隐开筵席。
蓬莱岛,神仙客。壶公满眼春光溢。
正千花万草薰人,芳菲红碧。
快意长江都是酒,放出韩湘奇术。
况两鬓苍苍如漆。
记得晋公留好语,□二三百岁何难划。
耐松柏,坚金石。
大江东去.送杨国瑞西归
西风汾浦,雁初飞,秋水渺茫无际。
有底忙时来复去,泛若虚舟不系。
篱菊将开,村醪初熟,且住为佳耳。
笑言相答,个中吏隐无愧。
岁月不贷閒人,君颜非少,我发白如此。
好把金杯休去手,万事惟消沈醉。
日转山腰,马嘶柳外,歌阕行人起。
凭高西望,相思目断烟水。
百字谣.海棠
轻阴滞雨,正社燕新来,东风院落。
十万红妆梳洗罢,翠袖春寒犹薄。
富贵天姿,风流睡足,酒晕潮红玉。
个般艳丽,怎教不贮金屋。
遥想宫锦城中,向碧鸡坊里,笙歌围簇。
万炬烧春花底宴,眩转红光相烁。
对此翛然,向人如有诉,不禁清独。
浩歌此曲,为渠倾倒尊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