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在滕王阁饯客》
《陪在滕王阁饯客》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共追使节潺湲为复登楼别筵

近槛不胜游子意,当杯祗觉众人贤。

秋风磬折终谁是,竟日笙歌亦自妍。

正忆陶潜初便去,那曾束带小儿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筵(bié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告别或离别。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潜初(qián chū)的意思:指刚刚开始,初次出现。

磬折(qìng shé)的意思:形容事情遭到重大挫折或打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胜游(shèng yóu)的意思:指胜利后的游览、游玩。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束带(shù dài)的意思:束带是指古代妇女用来束腰的带子,比喻约束或限制。

为复(wéi fù)的意思:为了复仇而行动。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陪在滕王阁饯客》描绘了诗人陪同宾客在滕王阁设宴送别的场景。首句“共追使节到潺湲”写出了众人一同追寻使者的足迹,来到流水潺潺的滕王阁,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氛围。次句“为复登楼在别筵”进一步点明了宴会在楼台之上举行。

“近槛不胜游子意”表达了游子即将远行,离别之情难以承受,靠近栏杆更添愁绪。诗人感叹“当杯祗觉众人贤”,在举杯之际,他感到在座的宾客虽然各有才华,但此刻的离别之痛更为强烈。接下来,“秋风磬折终谁是”借秋风比喻世事无常,不知未来谁能保持坚韧,而“竟日笙歌亦自妍”则暗示即使笙歌喧闹,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寂寥。

最后两句“正忆陶潜初便去,那曾束带小儿前”以陶渊明的隐逸形象作结,诗人想象自己如陶潜般早早离开尘世纷扰,不愿在官场束缚中周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应酬的厌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舟中月夜怀韩孟郁

忆别金陵柳,相将又一旬。

每逢吟咏处,难忘和歌人。

雁落孤帆影,花飞夹岸春。

此时雍署里,杯酌与谁亲。

(0)

送高侍御谪官南归·其三

已恨交亲少,哪堪尔复还。

清秋焚谏草,白发待斑斓。

臣自欢开网,君原许赐环。

苍生同系望,莫便稳东山。

(0)

赠何明公

有美子衿者,家承水部声。

龙云光气色,鸦鬓已成名。

抗志追姚姒,搴芳袭杜蘅。

草玄吾已老,负汝问奇情。

(0)

研云馆诗为朱惟四赋

端溪拳石亦生云,云雾繇来泽豹文。

藻气扬芒浑不散,垂天羽翮得如君。

(0)

樟树阻风

留滞何为水一方,断崖古树郁苍苍。

月明江渚寒相媚,气入丰城夜可望。

孤棹不妨随去住,石尤底事太颠狂。

酒糺拨闷从苛政,且倚兰桡到醉乡。

(0)

甲寅秋日·其三

退食从容下竹埤,十年词苑独栖迟。

物情枯菀三秋换,生事琴书双鬓知。

司马文园空卧病,贾生宣室白忧时。

腐儒载笔惭无补,忽漫莼鲈有所思。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