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物气(wù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质、精神状态或物体的气味。
污蔑(wū miè)的意思:指诽谤、诋毁、中伤他人,使其名誉受损。
正字(zhèng zì)的意思:指正确的文字、正确的字义或正确的写法。
正名(zhèng m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准确明确的命名或称呼。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描绘了庙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气息,诗人对祠堂中陈忠臣这位晋代循吏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强调陈忠臣的正直品格和对名实的坚持,认为不应因避乱而篡改其名,即使在动荡时期。诗人对于翰长镜川先生质疑祠堂命名的十绝诗有所回应,但并未轻易认同,而是谦虚地表示愿意接受指教,体现出对学术严谨态度的尊重。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