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绍定庚寅纪事·其一》
《绍定庚寅纪事·其一》全文
宋 / 萧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民困饥寒盗贼,却从乐处弄干戈

大都郡邑轻视,不剪柔桑斧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都(dà dū)的意思:大多数,多半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都郡(dōu jùn)的意思:都郡是一个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代表着政权的中心。成语“都郡”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热闹,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斧柯(fǔ kē)的意思:比喻事物起源或根本。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郡邑(jùn yì)的意思:指郡县城市,泛指地方行政区域。

民困(mín kùn)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的状况。

轻视(qīng shì)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不予重视或看不起。

柔桑(róu sāng)的意思:形容人柔弱而坚韧,如同桑树一样能够屈曲而不折断。

翻译
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沦为盗贼,却在歌舞升平的地方摆弄兵器。
大部分地方的官员起初并未重视,不愿动用武力去修剪柔弱的桑树。
注释
民:百姓。
困:贫困。
饥寒:饥饿寒冷。
为:成为。
盗贼:盗匪。
却:反而。
从:在。
乐处:歌舞升平的地方。
弄:摆弄。
干戈:兵器。
大都:大多。
郡邑:郡县。
初:起初。
轻视:忽视。
不剪:不愿修剪。
柔桑:柔弱的桑树。
烦:不愿。
斧柯:斧头。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疾苦。"民困饥寒为盗贼"直接揭示了百姓因生活艰难而被迫沦为盗贼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却从乐处弄干戈"则讽刺了那些在享乐中消耗国力,热衷于军事争斗的权贵,他们并未真正关心民生疾苦,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大都郡邑初轻视"一句,指出地方官员起初可能并未重视这种民生问题,对百姓的困境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解决。"不剪柔桑烦斧柯"用了比喻,"柔桑"象征百姓的生计,"斧柯"则代指解决问题的手段,意思是如果官员能真心为民,就不应让百姓的生活困难到必须动用武力的地步。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批评了官府的冷漠和无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萧澥
朝代:宋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
猜你喜欢

莲池书院杂咏·其六

春城风物近清明,驻辇优游少畅情。

此地那宜陈俗乐,书声端胜管弦声。

(0)

名山能出云,屡试信前闻。

度岭崇台近,铺空霁景分。

酿寒增料峭,傍晚转絪缊。

应是文殊喜,天花似昔纷。

(0)

三箭山我皇祖经此三箭连逾峰巅因以得名丙寅秋过之曾成近体重瞻圣迹再赓前章

山名三箭志曾闻,㠎嶪孤峰迥绝群。

忆昔乌号发连矢,至今雀跃服千军。

初来西狩秋方杪,重度东风春欲分。

我亦弯弧思继武,惟殷仰止恧瞻云。

(0)

阜平县·其四

炊烟茅屋飏东风,鸡犬蕃滋囷鹿充。

村老似中春社酒,冻梨面颊晕微红。

(0)

涿州城南·其三

盈畴绿麦已芊绵,都道春膏胜往年。

野老相将修耒耜,未交寒食便耕田。

(0)

二十一叔慎郡王生辰诗以寿之

圣祖含饴恩并天,追随与叔正齐肩。

咏歌尚忆相酬日,彼此同交不惑年。

好学好文光谱牒,为屏为翰效英贤。

三阳发岁韶华富,介寿还欣福似川。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